網絡問政民意“零意見”不代表無意見
www.shockplant.com?2013-07-15 09:15? ?來源:南方日報 我來說兩句
自去年11月份東莞市政府官網公告欄上的規范性文件征求意見稿設置了反映民意的通道以來,15份最終被通過的征求意見稿中,沒有一人在上面反饋意見。 網上民意全部“零意見”,貌似文件制定科學合理,順應民意,其實不然。一個執政為民的政府,不能陶醉于民意“零意見”,而是要從中感知“此時無聲勝有聲”,由民意“零意見”展開反思,捕捉到真實的民聲民意。 民意“零意見”并不代表群眾無意見。有專家認為,民意征集窘況跟東莞人口結構有關,折射公民意識淡薄。對此,筆者不能茍同。在不少流動人口稀少的城市,政府于網站搜集民意,同樣遇到了“零意見”的尷尬。無論東莞還是其他城市,或許存在民眾公民意識淡薄,但將民意“零意見”簡單歸結于公民意識淡薄,似乎有些牽強。一則公民意識淡薄其實只是一個表象,深層原因是公民權利彰顯乏力,公民的表達權沒有得到充分尊重,公民就算勇于提意見,極有可能是“說了也白說”。民眾擔心征求意見只是走過場絕非杞人憂天,而是基于生活經驗的理性認知。二則一些政府在政策、法規正式出臺之前,網上征求意見搞得熱熱鬧鬧煞有介事,而實際上不少網友費盡心思提出的意見建議,最終并未采納,甚至根本就沒有進入決策者視野。 網上征求意見屬于網絡問政范疇,政府部門從善如流虛心聽取并及時采納民意,讓民眾切實感到提意見有用,網絡問政才有動力。15份政府文件官網征集民意全部“零意見”,折射征求民意的生態環境需要改善。實事求是地說,東莞民意征集窘況并非只是東莞的尷尬,而是很多地方的共性寫照。涂啟智(深圳)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7-05]網絡問政在“群眾路線”中大有可為
- [ 07-05]網絡問政的關鍵是領導真重視
- [ 06-24]網絡問政:一面可鑒衣冠的鏡子
- [ 06-13]安徽一網民不滿網絡問政官樣回復 追索獲滿意結果
- [ 05-30]政務微信:互聯時代網絡問政新利器
- [ 05-30]曲阜網絡文化引領網絡問政 搭建網民現實參政渠道
- [ 05-30]網絡問政新平臺:微信 指尖上的警民對話
- [ 05-16]網絡問政豈能重形式不重內容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