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廣東省教育廳透露,廣東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安全促進膳食營養均衡工作的通知》,引導學校食堂合理安排膳食,烤串、火腿腸等腌制食品將不算葷菜,學校將逐步不銷售對健康不宜的碳酸飲料、方便面等。《12月14日《京華日報》》 近些年,校園食品中毒事件屢屢發生,每每此類事件發生,都會在網絡激起強烈反響。加上食品工廠違規加工生產的丑聞多次曝光,像烤串、火腿腸、丸子、碳酸飲料、方便面,在食品安全問題方面總是“排頭兵”,不是加工廠加工過程違規,就是非法收購價格低廉的材料,或者添加明文禁止的調料刺激、吸引公眾的味蕾。此類現象就激起公眾對某些食品的抵觸,而不得不特殊對待一些食品。 緣此,廣東教育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品安全促進膳食營養均衡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烤串、火腿腸等腌制食品將不算葷菜,而且逐步禁止碳酸飲料、方便面等飲料、食品在校園內銷售。規定的愿景值得肯定,但當“火腿腸不能為葷菜”的條款擺在公眾面前時,也引來“奇葩”規定的冷嘲。火腿腸、烤串、丸子、臘腸等食物的主要食材是家禽,但規定卻未將該食物列為葷菜,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 廣東教育廳的“火腿腸不能為葷菜”規定,紅了廣東教育廳的臉,但他們錯了嗎?食品安全無小事,當違規的食品可以流入學校,當學校不得不面臨由食品把關不嚴造成的安全事故,獨自承擔責任時,奇葩規定是情有可愿的。試想,如果食品監管部門嚴格把關,僅讓安全食品在市場流動,將非安全食品扼止于未發之前,廣東教育廳又怎會特殊對待火腿腸、丸子、烤串、臘腸等食物,又怎有“火腿腸不能做葷菜”奇葩規定。 “火腿腸不能做葷菜”緣于教育部門對該類食品的抵觸,誘使“火腿腸不能為葷菜”奇葩規定的卻是食監部對食品監督不嚴引起的連鎖反應。食監部做為食物材料進口、生產、加工、出售的監管部門,對食品安全負直接責任,但他們不能管好食品監管工作,讓非法食品流入市場,進入學校學生的肚中。廣東教育廳為預防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做出規定,他們錯了嗎?火腿腸不能為葷菜,表面上讓廣東教育廳紅了臉,實質上責任則在食監部。 所以,針對廣東教育廳的奇葩規定,食監部不能高高掛起。食監部要切實抓好食物監督之責,由“讓百姓吃放心食物”向“讓百姓放心吃食”轉變,不能總是事后反省,而應該事前突擊,將違規食品扼止于未發之前,如此,才能少一些奇葩規定,多一些和諧之聲。 |
相關閱讀:
- [ 11-24]餐飲外賣進高校,學校食堂應反思
- [ 04-30]“超2小時不得食用”不是學校食堂飯菜監管命門
- [ 04-27]學校食堂“明廚亮灶”不能成聾子耳朵
- [ 10-28]學校食堂離學生滿意有多遠
- [ 09-04]白領涌入學校食堂就餐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