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王鵬攝 把公正貫徹到社會的最底層 ——聚焦李克強總理答中外記者問系列評論之四 在13日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李克強總理在回答關于“打造民生保障安全網”的問題時,講了今年中央政府在社會保障方面要做的三件事: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他強調,政府應該創造條件,讓每個人都通過自己的奮斗有公平發展的機會,把公正貫徹到社會的最底層。 民生問題始終是政府工作的重點,是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去年以來,中央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持續發力,注重制度建設,著力構建一個完整的社會保障安全網,出臺了《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社會救助暫行辦法》等一系列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也多次提及民生,強調要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 無論是保基本,還是兜底線,著力點都是底層人民。李克強總理在記者會上講到棚戶區人民生活的不易,說這是政府的“心頭之痛”;講到不能讓無家可歸、因貧棄醫等現象頻發時,要求政府工作人員“將心比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動情至深。所以政府部門未來的工作,必然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著手,讓每一個身處困境者都能得到社會關愛和溫暖。 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公平應是開展一切民生工作的“準星”,尤其是在教育、就業、醫保、社保、住房、收入等與百姓利益密切相關的領域,公平正義的重要性不容忽視。要注重起點公平,也就是教育公平,努力使每一個孩子有公平的發展機會;要讓就業、求職機會公平,讓創業有公平競爭的環境;要對保障房實行公平分配,讓新就業的年輕人和長期進城務工的人員緩解住房困難,等等。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是我們事業發展的根基和力量源泉。把公正貫徹到社會的最底層,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紅利和成果,體現了總理的民生情懷,也是對人民群眾殷切期待的回應,更是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讓全體人民過上好日子”這一莊嚴承諾的落實。 |
相關閱讀:
- [ 03-14]總理談“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 構筑社會保障安全網
- [ 03-13]以系統思維聚合力
- [ 03-12]少些“娘娘學校”多些教育公平
- [ 03-11]農村娃不僅要上大學,還得上更專業的大學
- [ 03-11]農村孩子不上大學怎能教育公平?
- [ 03-06]中小學招生“潛規則”是如何煉成的?
- [ 03-05]用教育公平照亮國家未來
- [ 03-02]“小升初新政”能否帶來教育公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