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標、干露露和莫言脫了,都脫了?
www.shockplant.com?2013-05-30 15:53? 錢夙偉?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昨天,陳列在廈大藝術學院展廳里的陳光標、干露露和莫言三尊裸體雕塑火了。參觀者大多很不淡定,各種質疑聲也隨之四起。(5月29日《海峽導報》) 面對質疑,雕塑作者、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專業大四學生孫德迎卻鎮定自若:“這只是我的畢業設計!”似乎有了“畢業設計”這個“護身符”,就“可進可退”。然而,一當這個雕塑不只是交給老師的作業,而是廈大藝術學院展廳里的公開陳列品,其創作意圖和社會影響,就不容忽視。孫德迎的“回應”,也值得人們深而究之。 首先,為什么要選擇陳光標、干露露和莫言,據稱“不是因為我故意針對他們,而是因為他們是這年頭比較有爭議的三個人?!比欢?,這樣的解釋明顯缺乏說服力?!氨容^有爭議的”遠非這三個人。其實,與其說“比較有爭議”,不如說都是近來最吸引眼球的名人。如果是這樣,就難脫借名人上榜上位的窠臼。 其次,為什么要讓這三個人都“脫了”,據稱是“他們脫了,其實也和平常人沒什么差別”,免得人們“看不到他們的本質”。如此理解“本質”,未免失之淺薄膚淺,而“和平常人沒什么差別”,更有偷換概念之嫌。 再者,“為什么把莫言和干露露放在一起”,據稱因為莫言和干露露身份差距大,把他們擱在一起,“才顯得平等,才顯得不帶立場”。這有點莫名其妙?!吧矸莶罹啻蟆辈⒉灰馕吨筒弧捌降取?,這不過是普世價值,根本就不用“擱在一起”來凸顯。至于“不帶立場”,這顯然是自欺欺人。實際上,選擇這兩個“擱在一起”,本身就表現出一種立場。 孫德迎的指導老師王衛認為,這三尊裸體雕塑“在藝術上還原了名人作為一個人的原本面貌”。這顯然是高抬了這個作品。如此的“原本面貌”,不過是名人一絲不掛的身體,而與其精神世界的“原本面貌”,根本就是兩回事。否則,“還原”名人的“原本面貌”,也實在是太容易了。 其實,王衛老師還有一句話,倒是說到了點子上,他說,“這組雕像之所以被關注,無非因為它們的名人效應”。不過,還有一點王衛老師沒有說到,那還因為三個人的“脫了,都脫了”,雖然干露露的“脫”并沒有什么稀奇,但莫言這位老夫子的“脫”,而且和干露露一起“脫”,其刺激和震撼,可想而知。 也許,作為雕塑作品,“脫”根本不必大驚小怪,“裸體雕塑在現當代藝術雕像創作中是非常常見的”,比如經典的羅丹雕塑和巴爾扎克雕像,如果不“脫”,反而令人難以想像。只是,陳光標、干露露和莫言的“脫了,都脫了”,折射出的其實是如今無處不在的浮躁和媚俗,只不過,一個大學生也不能免俗,就尤其讓人不是滋味。(東方網)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29]"中學生舌吻"雕塑:不是藝術,這是教唆!
- [ 05-29]越界的“中學生舌吻”雕塑
- [ 05-03]狀元雕塑筑起什么思想?
- [ 08-24]雕塑是否“流氓”,不妨輕松看之
- [ 08-15]“飛天”雕塑折射病態的“權力美學”
- [ 08-13]別忙著給奧運冠軍建雕塑
- [ 08-13]冠軍的價值無需雕塑來體現
- [ 08-01]城市雕塑更應體現公民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