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學習動態 > 正文

栗戰書:科學發展觀在畢節試驗區的探索與實踐

www.shockplant.com?2012-02-17 16: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1988年6月9日,經國務院批準,貴州省建立了“畢節試驗區”。這是新中國在貧困地區建立的第一個以消除貧困、堅持科學發展為突出特點的農村改革試驗區。23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中央統戰部、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試驗區專家顧問組和國家各部委的大力幫助和悉心指導下,畢節試驗區改革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經濟社會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總結好、運用好、發展好畢節試驗區的經驗,對于貴州省乃至西部貧困地區加快科學發展步伐、深入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高瞻遠矚,探索貧困地區科學發展之路的戰略決策

建立畢節試驗區,是以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創造性地貫徹中央大政方針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偉大情懷,放眼未來、勇闖新路的進取精神,突破難點、推動全局的戰略眼光,海納百川、合力攻堅的宏偉氣魄,深入群眾、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上個世紀80年代,貴州的貧困問題十分突出,生態總體脆弱,人口壓力很大。1988年,畢節地區水土流失相當嚴重,經濟總量17.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4元,是全省最貧困的地區之一。當時,我國的特區、試驗區大多位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而在貧困地區進行改革試驗則沒有現成的路子和可資借鑒的先例。當時的貴州省委領導同志著眼全省大局,提出了把畢節地區作為“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試驗區的戰略構想,并報經國務院批準建立了“畢節試驗區”。試驗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的三大主題實質上就是科學發展觀的萌芽和雛形,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和要義,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伴_發扶貧”強調貧困地區要增強自我造血功能,體現了人的精神和志氣問題;“生態建設”強調既要重視生態保護,更要重視生態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人口控制”強調既要控制人口數量,更要提高人口質量,體現了人與經濟社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協調。

23年來,試驗區經濟總量增長了32.7倍,地方財政收入名列全省前茅,實現了綜合經濟實力從全省排名末位到穩居第三的飛躍;貧困人口(老口徑)從312萬人減少到31.84萬人,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普遍貧困到基本解決溫飽的跨越;森林覆蓋率從14.9%上升到40.03%,實現了生態環境從不斷惡化到明顯改善的可喜變化;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9.5%。下降到6.55%。,實現了從高速增長到明顯下降的轉變。實踐證明,這場改革試驗是成功的,它所代表的改革方向是正確的,是引領貴州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前瞻性、關鍵性、根本性重大戰略舉措。經過23年的發展探索,畢節創造了推動科學發展的新經驗、新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著眼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爭朝夕、埋頭苦干;立足畢節客觀實際,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改革創新,大膽實踐、敢闖敢試;弘揚奮斗精神,百折不撓、堅韌不拔。

  • 責任編輯:王坤明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v欧美v日韩ⅴ国产v |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在线 | 在线点播亚洲日韩国产欧美 | 亚洲国产热久久综合 | 一本在线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