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占鎮工作人員入戶宣傳移風易俗 福州新聞網6月2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雷巖平 徐文宇 陳丹/文張旭陽/攝)長樂市營前街道長安村103歲林銀英婆婆近日擺壽宴,村里每戶都分到了一盒小蛋糕。這事若放在一兩年前,會被村民私下議論沒面子。因為十幾年來,長安村的不少壽宴都會大操大辦并發錢。 長安村的改變,源于政府部門的引領。2015年下半年開始,長樂市開展了移風易俗、治理大操大辦活動,數十個村莊都將移風易俗納入了村規民約,宴席上分錢已經基本杜絕。 6月24日中午,對于分蛋糕這種新式做法,林銀英婆婆大聲用福州方言對記者說:“丫哦,丫哦!” 曾經 “結不起婚、死不起人” “現在的風氣,在以前是沒法想象的。”長樂市文明辦主任林錦飚介紹,2000年以后,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長樂很多民營企業家操辦婚喪喜慶開始講排場、比闊氣,把原本的傳統習俗變成生意聚會、答謝親友、發展人脈的社交平臺,宴開百桌以上的現象屢見不鮮,到場的賓客不但不要包禮金,還可以領到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的現金。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群眾“家里結不起婚、死不起人”。一些黨員干部一年能收到數萬元的紅包,不僅違反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助長了這種惡習的蔓延,更給黨的基層組織造成負面影響。 現在 節儉風吹遍長樂 長樂市委、市政府深切體會到,如果任由大操大辦的歪風盛行下去,不僅會影響黨員干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甚至會破壞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阻礙長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大局,開展移風易俗工作勢在必行。 2015年底,長樂市大張旗鼓地開展了移風易俗專項行動。 據了解,長安村敬老院的院長林松官是長樂市第一批帶頭實行辦酒不分錢的人。去年正月,林松官的兒子要結婚,計劃辦50桌,并向每名到場賓客發100元紅包。營前街道干部得知此事后,上門做工作,宣講移風易俗政策。 林松官覺得這是件好事情,將計劃的50桌減少到30桌,并將用于發紅包的3萬元捐給村里的敬老院和醫養中心。 長安村老黨員林書銘介紹,移風易俗行動在長安村取得了良好效果,大操大辦大紅包現象基本杜絕?!艾F在村里沒有一個人會在辦紅白事時分錢?!绷炙晒僬f。 記者也注意到,長安村里隨處可見“移風易俗”的宣傳語,還建設了移風易俗主題公園。 不僅是長安村,首占鎮赤嶼村、營前街道湖里村、鶴上鎮白眉村、文嶺鎮前董村、湖南鎮仙宅村等村莊陸續將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節儉之風已在長樂全境形成。 去年9月~12月,長樂市共舉辦紅白喜事2058場,其中有1842場不發紅包。今年1月~5月,長樂市共舉辦紅白喜事3322場,沒有出現發放紅包現象,酒席規模、樂隊數量也得到有效控制。 “雖然有了初步成效,但群眾最擔憂就是怕一陣風過去又出現反彈,還有人在觀望,我們的工作機制還在進一步完善提升?!绷皱\飚說,下一步會繼續鞏固、擴大整治范圍,讓移風易俗繼續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