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多層“防護墻”緩解城區內澇
來源:東南網 2012-07-24 編輯:唐麗萍
05年至今內澇導致經濟損失10多億元 福州城區為何容易積水?排澇標準等級如何?福州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林國銘介紹說,當前福州城區排澇防洪標準偏低,僅是5年一遇,經常會發生“小雨小澇,大雨大澇”的情況,從2005年以來,福州市主城區已發生嚴重內澇不下10次,造成經濟損失10多億元。 林國銘分析,造成福州城區內澇嚴重有諸多原因,首先是福州特殊的地理位置,位于亞熱帶季風多雨區,加之地處沿海,多臺風,高強度降雨頻發;其次福州是座老城,城區內的許多給排水系統老化,排澇站抽排能力不足。另外,福州內河雨季排泄不暢、外江洪潮水頂托也是造成內澇的重要原因。 針對城區內澇問題,記者采訪了福建工程學院建筑與規劃系城市規劃專業教研室主任卓德雄。卓主任坦言:“目前我們的技術水平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關鍵在于資金缺乏。此外,我們也不能就地下談地下,因為地下排水系統實際上是與地上的建設息息相關的。就福州市區的現狀來看,內河不通、排水防洪與蓄洪設施不夠齊全的問題依然存在。這些問題能否解決好,也關系著內澇能否根治。”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