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過剩,讓孩子體質水平負增長
來源:新華網 2011-09-08 編輯:黃水來
最近,由權威部門公布的一項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顯示,盡管孩子的個頭在不斷“躥高”,體重在持續增加,營養不良比例在下降,但他們的體質卻在走下坡路。在反映人體速度、耐力、靈敏度和柔韌性等主要體質水平的測試中,無論男女,7至18歲所有年齡段的平均成績都有所下降。與此同時,青少年肥胖癥比例上升,而糖尿病等傳統上的“成年人疾病”已現身15歲以下人群。 在營養條件不斷改善的情況下,青少年體質水平卻呈現“負增長”。專家分析,營養過剩、家長溺愛、運動少等是罪魁禍首。 搭建合理膳食結構遵循四原則 膳食結構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青少年發育成長的好壞、體質的強弱甚至壽命的長短。青少年對營養素和能量的需求較成年人多。一般情況下,青少年每日需攝入能量10500-12550千焦,這些能量度46%來自蛋白質。任何一種食物都不可能滿足人體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家長在安排孩子的日常飲食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平衡膳食,即食物種類要齊全,數量比例適當;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包括每日進餐的時間、次數和每餐熱能的分配。合理的膳食制度可防止過饑或過飽,使胃腸保持正常功能,促進營養素的吸收利用;注重早餐質量,早餐應多攝入含蛋白質和脂肪高的食物,這些食物不僅營養價值較高,而且在胃中停留的時間較長,早餐中可適當增加牛奶、豆漿、雞蛋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青春期的青少年應自覺培養定時定量進餐、不挑食、少吃零食的習慣。 |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更多>>
互動精選更多>>
東南網旗下網站 | 律師嚴正說明 |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