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員成“吸塵器”需要全社會“除塵”
2015-09-24 15:54:3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高速收費站收費員長期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影響健康 對于收費員成了馬路“吸塵器”這個事實,有關方面的努力也是看得見的,譬如給予補貼等,但問題是:錢給的再多,也只是放進了職工的口袋,并不能改變“身在污染中”這個事實。所以,要真是為員工健康著想,那就需要拿出更大誠意,想辦法從根本上“除塵”,譬如安裝凈化設備等。這么做或許在投入上會比直接發給員補貼成本高,但這種投入卻是“必須”,也相對徹底。某種意義上,這也是對自身欠賬的償還。 當然,收費員成吸塵器,板子也不能只打在相關部門身上。此前曾有專家通過實際測算后發現,PM2.5的主要污染源,主要包括工業污染、建筑施工以及汽車尾氣。這就值得追問:為什么汽車的尾氣污染那么嚴重?為什么奔跑在路上的汽車又是那么多?如果每輛汽車出廠前都嚴格執行排放標準,每年的車輛年檢不是拿錢買過關而是動真碰硬,汽車怠速時還會出現陡漲五成的可能嗎? 這是一個問題。另一個問題同樣不容忽視,就是廣大市民的環保意識薄弱。如今有一個現象頗值得玩味:一方面我們期待政府能拿出更有力措施,但另一方面,在我們抱怨堵車和尾氣的時候,又常常忘了自己該怎樣支持這些環保措施。不少人似乎已經患上了“汽車依賴癥”,一天不開車,就閑得手心發癢,甚至僅僅因為環保措施觸動了個人的一點點利益,哪怕僅僅是個人習慣和小小便利,都表現得很抵觸很不樂意。治污不“從我做起”,環保能有什么未來? 猶記得國家環保部前部長周生賢曾經說過的話:每個人各盡其責,各盡其能,各盡其力,環境保護事業才能在潺潺細水匯聚城的巨大洪流中持續向前。尤其是汽車尾氣治理這個系統而復雜的工程,涉及到生產、檢測、管理、燃油等多方面多部門多領域,需要政府積極作為,更需要市民拿出行動。路上跑的車少了,尾氣排放就少,他人當吸塵器的幾率就會小很多。表面上是讓他人受益,從長遠看,其實也是對自己利益的最大保護。 |
相關閱讀:
- [ 09-22]期待“約談藍”變“常態藍”
- [ 09-07]天藍藍離天天藍有多遠
- [ 08-24]為做好紀念活動創造良好環境
- [ 06-11]空氣凈化器市場也需凈化
- [ 05-27]廈門各區空氣排名 可否適當獎懲?
- [ 03-02]環保墊底,只一聲道歉還不夠
- [ 02-28]對保定市長因空氣質量道歉的擔憂
- [ 02-06]創新“空氣鞭炮”奏起新春之曲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