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嚴峻復雜形勢”,7月10日,陜西省延安市政府辦下發通知,要求市領導以及市政府辦、發改委等至少30個市屬部門單位在9月底前暫取消周六休息,正常上班。延安市政府將對相關部門單位周六上班情況開展不定期檢查和抽查,對不執行市政府規定的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行政問責。(7月12日 《長江日報》) 應該說,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地方政府著急上火是負責任的表現。犧牲自己休息時間,力求經濟軟著路的態度,也值得點贊。但用“周六必須上班”來抗擊經濟風險,顯然是開錯了藥方。道理很簡單,在經濟“新常態”下,推動經濟發展需要讓市場唱主角,政府的手作用有限。比如,缺少足夠的軟件工程類人才,即使發改、教育、勞動等部門再怎么“5+2、白加黑”的加班,在短期內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很難換來動漫企業的青睞。 而且,政府帶頭強制公務員“周六必須上班”,且沒加班費,也為企業樹立了一個壞榜樣。試想,政府尚且主動剝奪公務員的休息權,那么企業有理由不上行下效么?況且,在保增長的壓力下,政府部門自身權益尚且難保,還有什么底氣要求保障職工的休假權益?因此,延安強制推行公務員“周六必須上班”,必然會惡化當地的勞動環境,近些年國家重點推行帶薪休假、40小時工作制,在執行上都會阻力重重,甚至開起倒車。最終勞動者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必然會大打折扣。顯然,這樣的結果是得不償失的。 當然,推行公務員“周六必須上班”,也并非一無是處。目前,辦理身份證、準生證、出入境審批、汽車掛牌等大多數行政性審批業務,都與群眾的作息時間相同,只能在周一到周五辦理。這就造成群眾要想辦事,只能請事假,耽誤自己的正常工作不說,還不得不被扣除一定的工資,群眾對此頗有怨言。因此,推行公務員“周六必須上班”,雖然對穩增長來說意義有限,但卻是方便群眾的一大善政。 總之,我認為公務員周六上班可以有,但不能戴穩增長等華麗的帽子,更不能以剝奪公務員休息權為代價。有關方面應該在提高行政效率和保障公務員的合法權益之間,找到最大公約數。比如,在安排公務員周六日上班的同時,也要安排其適當的倒休。這樣既能消除機關平時人浮于事的弊端,也能彌補周六日群眾辦事無門的短板,豈不一舉兩得? |
相關閱讀:
- [ 07-13]不必對公務員周六上班過分解讀
- [ 04-13]不可忽視公務員周六上班的負面效應
- [ 08-06]“公務員試行周六上班”應先做事實判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