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重金選拔“市優專家”有何看點?
2015-04-17 15:11:5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記者16日從“成都市優專家選拔管理”新聞發布會獲悉,即日起成都重金選拔百名改善民生、城鄉統籌、創新驅動等方面的市優專家。(4月16日中國新聞網) “市優專家?”就是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其是全市各行各業、各個領域的精英人才,是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推進“四個全面”的中堅力量。因此,重金選拔市優專家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近日,成都出臺《成都市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選拔和管理辦法(2015年修訂)》,對為成都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的選拔管理作出新規。筆者認為,這一新規的“新”主要體現在“重金”和“選拔”上。 在“重金”上包括了“四重特優待遇”,一是津貼激勵標準高于全國,每年每位市優專家給予4萬元津貼。二是豐厚的生活待遇,解決專家人才的醫療體檢、休假療養以及子女入學“綠色通道”等后顧之憂。三是開辟建言獻策等“參政議政”的直通車。四是多重配套獎勵,切實改善工作生活條件。筆者認為,此次“重金”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必將全方位增強專家人才的吸引力,對各類人才齊聚成都、建設成都、貢獻成都起著激勵的作用。 在選拔上,首先明確了內容導向,新辦法緊扣市委實施‘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總體戰略和‘五大興市戰略’的用才需求,此次選拔的是創新驅動、依法治市、城鄉統籌、改善民生、城市管理、文化強市、生態文明建設及黨的建設等方面的市優專家。其次明確了選拔對象,既面向成都“本土人才”,也面向駐蓉人才,此次選拔打破了戶籍、學歷等限制,只要其水平達到“西部領先、國內一流”,為成都作出突出貢獻。然后是優化了選拔程序,進一步拓寬了選拔渠道,增強了專家來源的廣泛性,提高了專家構成的科學性;在初始推薦和最終審批環節的兩次公示,進一步確保了選拔的公平和公正。再就是明確了退出機制,市優專家選拔由原來的3年一次調整為5年一次,期滿后不再享受相關待遇,促進了對“市優專家”的動態管理。 筆者認為,“新”是成都重金選拔市優專家的一大特點,而“重金”和“選拔”就是其中的兩大亮點。相信有這樣好的制度措施,成都何愁不能引得鳳凰棲,從而充分發揮專家的輻射和引領作用,確保成都作為“首位城市”的領先發展。 |
相關閱讀:
- [ 01-09]專家證人意見為何不采納?
- [ 12-16]刑案庭審中“專家輔助人”扮演何種角色
- [ 11-17]養生節目應給求生之欲降溫
- [ 11-04]養生節目“打架”
- [ 11-03]專家可別為騙子作嫁衣
- [ 08-06]漲停車費仍擁堵,專家“失算”了?
- [ 08-06]“不好意思吃”有何不可理解
- [ 06-18]事實且不清楚,專家出言且三思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