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各代表團正在對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進行審議。在審議過程中,不少現行法律法規(guī)的內在問題也頻頻遭到“吐槽”。有代表提出,一些法律法規(guī)的部門利益色彩太濃;也有的代表提出,一些法規(guī)和規(guī)章“是政府的行政意見的法律包裝”,立法反而成了“立權”,支撐了政府部門的某項工作和政績。 代表們的批評是有所指的。在我們推進法治的過程中,立法確實受到了越來越多部門的關注,每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工作機構草擬立法規(guī)劃時,收到的有關部門提出的立法要求,大都可達上百件。其中大多數立法建議是合理的,初衷是為了強化公民權利保護、解決某些領域的突出問題。但也有一些立法建議,其初衷仍包含濃厚的部門色彩——希望通過立法固化權力、甚至爭奪權力的情況并不罕見。還有個別單位,在中央反復要求減少行政審批的情況下,還希望通過立法增設行政許可,而這些許可的必要性卻受到諸多質疑。 最近幾年,還有一些新現象出現。比如,隨著“法無禁止即自由”法治理念的普及,一些部門傳統(tǒng)的不符合法治要求的管理方式受到了質疑。多數部門都通過轉變管理方式,比如加強行政指導等實現了管理目標,但也確有個別單位,開始打起“立法”的主意,希望通過立法為原本沒有法律依據的管理方式找到依據。除了希望通過立法來“立權”,也有部門希望通過立法來“推責”,將一些自己不愿意管的事務,以立法的形式,推卸給其他單位或者下級政府,從而減少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 不管是“立權”,還是“推責”,都是權力希望通過立法獲取“任性”資本的表現。我們已經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的目標,法治共識已成為中國社會最基本、最基礎的共識。我們都認識到,只有以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才能凝聚共識、排除干擾,才能使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并行不悖、全面推進。法治的精髓,在于權力受到約束,在于權力不能“任性”,而約束權力和讓權力不再“任性”的,正是以民意為基礎的法律。如果立法成了“立權”,法治就無從談起。 要讓立法不至于變成“立權”,首要的是應當改變傳統(tǒng)的立法模式。長期以來,我們的立法多由政府部門起草,政府部門越強勢,越容易通過立法固化自己的利益,也越容易阻止其他部門起草削減自己部門權力的法律草案。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正是要為改變這種現象提供法律支撐,使立法難以變成“立權”。 要讓立法不至于變成“立權”,充分的公眾參與也必不可少。有效的公眾參與,不僅可以為法律起草和審議提供更多的智慧,可以有效地守護公民權利,更可以有效地監(jiān)督立法過程,讓部門“私貨”曝光在陽光下,進而難以寫進法律中。可以說,科學的公民參與立法制度,是一道阻止立法“蛻變”成“立權”的“防火墻”。 |
相關閱讀:
- [ 03-12]以立法打通急救車的“生命通道”
- [ 03-11]推進反腐國家立法,有權不敢“任性”
- [ 03-11]“稅率之爭”凸顯“中國式立法民主”
- [ 03-10]立法法為良法善治提供制度基礎
- [ 03-10]修訂立法法,讓有權不可任性
- [ 03-10]修訂立法法,為法治中國導航
- [ 03-10]避免地方立法“擴權”成“濫權”
- [ 03-09]《立法法》修訂,如何度過過渡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