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要做的工作很多,要完成的任務很雜,怎樣才能盡快見到成效?不少基層干部往往選擇以行政權力強推的辦法,至于法律,能守的守,不能守的繞著走,甚至不惜違法行政。久而久之,有的地方患上了“權力依賴癥”,不管是推進經濟建設,還是化解社會矛盾,都是行政主導,權力開路。(人民網,12月15日) “權力依賴癥”確實精準而又清醒的概括了全面推行依法治國進程中基層必須面對,繞也繞不開的問題。越往基層走,事情往往越復雜,矛盾往往越突出,但法治觀念、法律意識往往越淡泊,“權力依賴癥”也往往越嚴重,“病了”就該“治”,可治病總得找到“病因”,殺死“病原體”,那“病因”又在哪里呢? 誠然,基層干部是基層權力的掌握著和行使者,基層患上權力依賴癥,他們難辭其咎。現實中,也確實有不少基層干部法治觀念淡泊,“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以權壓法,以言代法,“天高皇帝遠”,“我就是法律”,凡事不求解決,“擺平”就好,極大地踐踏了法律的權威,也極容易激化矛盾。 這樣的基層干部當然要管、要治,也要換。但是,基層的“權力依賴癥”并非查處幾個違法亂紀的干部就能痊愈,它的病原體很多并不在基層。 首先說,不少基層干部遇事總喜歡以權力開路,并非喜歡弄權,很多時候是“不得已而為之”。 基層工作并不好做,上有任務壓著,下有群眾頂著,這個時候如果上級不了解實際情況,采取簡單的行政命令,一味的要時間、要速度、要結果,否則就是考核不合格、辦事不得力,評優沒有分,提拔輪不上,基層干部根本沒有依法辦事的時間,權力可不就是“便捷”的解決辦法? 其次,基層干部的整體素質不高,現行公務員體制也難以撇清關系。基層本來就存在偏遠、落后,矛盾多,壓力大的劣勢,基層干部本應得到更多的關愛,更為體面的物質待遇,可現實情況卻是越往基層,公務員的待遇因受職務級別限制,往往越低,導致基層人才大量流失,越是年輕的、知法的、懂法的,樂于依法辦事的越是更快的離開基層。 再有,管理型、主導型政府還沒有完成向服務型政府的“蛻變”,也是基層“權力依賴癥”的一大病因,基層干部之所以依賴權力,是因為他們手中掌握著大量的權力,這些權力一天不收回,不弱化,就有“脫韁”的可能,就有“裸奔”的機會。 此外,基層干部有些時候不是不想依法辦事,而在于現實中存在著不少法律的漏洞和空白,沒有先例、沒有參照,還有一些不具體、不具備操作性的法律讓基層難于執行,這些時候,基層怎么辦? 所以,如果僅僅因為“病”在基層,就把“板子”都打在基層干部的身上,是不公平的;僅僅依靠基層的力量,想擺脫權力依賴癥,也是不可能的。徹底治愈基層“權力饑渴癥”需要制度層面的改革,法律層面的修補,觀念層面的進步,需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合力;需要時間,更需要智慧。 |
相關閱讀:
- [ 12-15]記者“走基層”,是必要的職業訓練
- [ 12-08]貫徹四中全會精神 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
- [ 12-04]為基層公務員打開另一扇門
- [ 12-04]拆除天花板釋放基層公務員潛能
- [ 12-04]不能讓基層停留在薄弱環節
- [ 12-02]干部下基層,請打點好“行囊”
- [ 12-01]下基層不該有的“特寫鏡頭”
- [ 11-25]基層民生期待更多的“麥克風”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