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的北京商貿大學地址已變成大工地(資料圖) 新華網記者 姜春媛 近日,某網發布了《百所中國虛假大學警示榜》,警示榜中的虛假大學遍布13省,逾七成位于北京。“中國郵電大學”、“中國傳媒藝術學院”、“華北科技大學”等高校來招生,猛地一下看上去,以為是名校,可這些全是“李鬼大學”。 從“野雞大學”到“中國假大學”;從“高校李鬼”到“山寨大學”,這份榜單包括全國各地100所高校,其中以北京地區的高校居多,名稱多冠以“中國”、“首都”等字樣,和正規高校名稱極為相似,都建有虛假網站。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對于想混一張文憑的低分考生來和家長來說,往往“一葉障目不識泰山”,經受不住虛假招生宣傳的誘惑,最后受騙。所以,許多“李鬼大學”,說花點錢就能拿個大學畢業證書的噱頭還是非常有誘惑力的。殊不知這些違規招生的虛假大學,其學生的學籍、所發的畢業證書國家都不承認。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為發展,適度贏利也是合理的。但教育如果只以賺錢為目的,在利益的驅使下,鉆政策漏洞,騙人上鉤,這樣的教育就變了味。而另一方面,由于脫離監控,給錢就能上,師資力量較差、管理欠缺,這些“李鬼大學”帶來了嚴重的問題和教育腐敗案件。 由于許多“李鬼大學”巧妙地置身于一個監管真空地帶,所以,辦學者最后只需承擔與其所造成的后果不相符的責任,違法成本明顯過低。與此同時,因為監管困難,考生們一旦發現上當,維權也很難,最后只能自認倒霉。這樣的結果就是假文憑泛濫,造假盛行,社會風氣敗壞。 說到底,要消徹底消除“李鬼大學”,除了從立法、執法、監管等多個方面著手以外,還要從根本上消除迷信學歷的“學歷崇拜”觀念,真正讓“文憑不是全部”的觀念深入人心。如果每個人在求學期間都能學到就業中有用的技能,提高能力素質,那么文憑還重要嗎? 學歷不等于學識,文憑不等同于能力,但當下,社會卻更傾向于用文憑和學歷這些僵化的標準來定義和評價人才。從這個意義上說,根除“李鬼大學”,監管肯定是必須的,但更重要的還是破除“學歷最大”的觀念。 |
相關閱讀:
- [ 07-15]“李鬼大學”,要曝光更要嚴打
- [ 05-07]桶裝水質量為何如此之“水”?
- [ 05-03]“圖便宜”助長了非法“一日游”
- [ 04-04]遏止“偽基站”新型犯罪需多管齊下
- [ 03-27]整治偽基站須打好圍剿戰
- [ 02-17]“李鬼”何以橫行一年
- [ 07-30]根治停車收費亂象須出重拳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