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廣東、山西之后,9日上午,吉林、安徽、國土資源部、新華社等四個二輪巡視的巡視點,也曬出了巡視整改報告。吉林通報稱,該省全面清理了黨政機關干部在企業兼職問題,全省共清查出在企業兼職人員1380人,其中1274人系違規兼職,現已全部清理。(6月10日《新京報》) 千余名黨政干部在企業違規兼職被清理,吉林這份漂亮的整改成績單很“給力”,然叫好之余也有幾許追問:兼職“全部清理”后,違規問題是否也得到了“全面處理”? 領導干部在企業兼職,可以說是個老現象了。盡管中央三令五申、屢次清查,但在一些地方卻仍是“流行病”,從吉林千余干部違規兼職中,足以窺斑見豹。從政和經商應該是兩條平行線,領導干部之所以熱衷到企業兼職,并非能耐有多大,說白了是“錢權聯姻”。何況,其背后還有“工作需要”、“組織安排”等作為擋箭牌。 毋庸置疑,1274人違規兼職,必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權力尋租”獲得了多少利益分羹,謀取了多少額外報酬,是否還涉及其他之事?對這些問題,紀檢監察部門既要順藤摸瓜、一查到底,更得依紀依法問責法辦,讓“隱性腐敗”無所遁形。更何況,官員違法任職企業,已危及社會公共利益,公眾有權知道有關違法、違紀官員的具體處理情況。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對違規兼職官員起到敲山震虎之功效。 清理干部違規兼職,重“實效”更要重“長效”。摘掉“紅頂”商帽、清退崗位并不難,難得的是讓“權力兼職”也能斷根。從這個角度來講,不光要權力自我凈化、真正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更應徹底糾正政府職能錯位、越位、缺位現象。否則,變異的干部兼職斷然不會日漸消彌,準不定過幾日又會換個“馬甲”繼續演繹不同的“精彩”。 |
相關閱讀:
- [ 06-03]公務員不能兼職才是硬道理
- [ 05-29]清理“權力兼職”體現改革要求
- [ 05-27]官員為何熱衷于社團兼職
- [ 02-24]清理官員違規兼職 不能“割韭菜”
- [ 11-01]以“制度之鎖”把好“官商旋轉門”
- [ 11-01]限制官員到企業兼職、任職的未竟之問
- [ 11-30]“高學歷兼職開出租”當引何反思?
- [ 08-22]禹晉永的一批“兼職教授”是真是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