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正常的社會,不能讓紅頭文件比法律管用,這是依法治國的題中之義 4月16日,有湖南網友在紅網發帖稱,湖南省雙峰縣縣委、縣政府以紅頭文件的形式,“請求”將涉嫌收購25根象牙的犯罪嫌疑人李定勝取保候審。網帖稱,雙峰縣企業主李定勝在被抓后,曾用關系找縣政府的干部私下說情。該紅頭文件“請求”李定勝取保候審的理由是,如果不放人,會影響企業發展。(4月17日《中國青年報》) 發紅頭文件為嫌犯請求取保候審,如此荒謬的做法,筆者還是頭一次“領教”。讓人不解的是,地方政府為何要為商人討這個人情呢?他們彼此之間有著怎樣的利益勾連? “如果對李定勝進行長期羈押,勢必影響該項目的正常投產,進而影響全縣?!奔毦考t頭文件中的白紙黑字,表面上是一種請求,實質是公權力的濫用。這種行政干預司法的行為,不僅僭越了法律紅線,還稀釋了政府公信力。 一個正常的社會,不能讓紅頭文件比法律管用。在依法治國的框架下,這已是無需贅言的共識。然而,這份為嫌犯請求取保候審的紅頭文件,明顯裹挾著濃郁的行政意志,實質在暗地里跟法律較勁。 遺憾的是,這種行政干預司法現象,在實踐中仍不同程度存在,并嚴重影響著司法的公信力。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領導為“保護”當地企業,明示或暗示法院系統怠于執行外地法院對于本地企業的判決書、裁定書,導致外地企業即便贏了官司,最終得到的也只是一張“法律白條”。行政干預司法的背后,有相當復雜的經濟利益鏈條,想斬斷這千絲萬縷的復雜關系,絕非易事。 無需強調的是,不能讓紅頭文件架空法律制度。紅頭文件代表著公權力,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和強制性。地方政府濫用紅頭文件,不排除是權力“媚商”,抑或是權力“斂財”。畢竟,如此大費周章為商人出臺紅頭文件,實屬罕見。 只要我們稍加留意,不難發現,這份為嫌犯請求取保候審的紅頭文件,無不透出一種行政干預司法的“霸氣”。先是“作為農民企業家,確實是不懂法而不慎犯法”的委婉求情,接著道出“任其發展下去極有可能引發重大社會不穩定事件”的嚴重性,最后是“如不能在今日給李定勝辦妥取保候審,不僅會對本企業集團造成致命打擊,也會給相關企業造成重大損失,將對雙峰甚至婁底的經濟發展、財政稅收和社會穩定造成重大影響”的威逼……這哪里是請求,分明就是一紙“要挾放人”的檄文。 正因如此,有必要從制度上加強對行政權力監督與制約,斬斷行政干預司法的黑手。 紅頭文件作為地方政府、政府部門進行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現實當中紅頭文件違法、打架的現象屢屢出現。就拿“雙峰縣發紅頭文件為嫌犯請求取保候審”事件而言,這顯然又是一樁典型的“行政干預司法”案。在任何國家,司法獨立都是實現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礎。這些年,行政對司法公正造成的戕害,我們還見得少嗎?因此,司法程序不應有行政干預,必須確保司法特有的獨立與公正。 說到底,每一個人都應受到法律的約束,而之于紅頭文件,更應當受制于比它更高的法律和法規的約束。畢竟,它所關涉到的是社會每一分子的行為準則。從這個意義上說,紅頭文件絕不能僭越法律紅線,這是一個法治社會的最起碼的要求。由此而看,干預司法的紅頭文件不僅要及時予以制止,那些讓紅頭文件凌駕于法律之上的公權力,也應一并糾正,將其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
相關閱讀:
- [ 04-03]法律法規“打敗”紅頭文件的啟示
- [ 04-03]糾正“紅頭文件”違法,修法不是關鍵
- [ 04-03]糾正“紅頭文件”違法,修法不是關鍵
- [ 01-16]紅頭文件勸捐有“權”無“勸”
- [ 01-16]治治“紅頭文件”勸捐這攤污水
- [ 01-16]“紅頭文件”勸捐與“奉旨乞討”
- [ 01-16]“紅頭文件”強捐也是一種亂收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