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兩制”的海鮮市場真有那么可怕?
www.shockplant.com?2013-07-01 18:01? 王垚烽?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一斤等于幾兩,十兩?十六兩?都不對。在青島黃島靠近濱海大道的一個海鮮市場,這里的商戶銷售海鮮時自用一套度量衡,一斤不是十兩,而是8兩左右。記者詢問了一些買主,他們大都知道這里買東西都是不夠稱的。對此,當地媒體也給曝了光,但是并沒有執法人員取締,只是買主少了些而已。(7月1日中國廣播網) 海鮮市場擅自統一度量衡“1斤等于8兩”的消息一經傳播,立刻招來網友的大量指責,“明搶”、“奸商”的罵聲鋪天蓋地。在不少人看來,“1斤等于8兩”的做法豈不是公然的缺斤短兩,執法人員不立馬予以取締,簡直是助紂為虐、為虎作倀,是可忍,孰不可忍。但且慢,“1斤等于8兩”真的有那么大逆不道,非得除之而后快嗎?我看未必。 也許,第一個采取“8兩制”的商販真有利用海鮮分量做文章,以缺斤短兩謀取不當利益的動機和想法,但是,當“1斤等于8兩”在一定范圍內(比如一個市場)成為一種普遍甚至統一的計量單位時,所謂“缺斤短兩”的基礎也就不復存在了。因為這時候,無論1斤等于8兩、10兩還是、16兩,其僅僅代表某種度量標準,并不再涉及具體物品的單位價值。 換言之,只要這個海鮮市場內部,以及其與別的市場之間存在充分的競爭,不涉及一家獨大甚至壟斷的情況,那么其所出售的海鮮價格自然而然會在市場杠桿的作用下發生“再調整”。比如,某種海鮮在別的市場賣10元一斤,這里則賣8元一斤,換算下來單位價格應該相差無幾。如果這個市場賣的特別貴,消費者完全可以選擇去別的市場。這一點其實也得到了事實的印證。你瞧,盡管沒有有執法人員的取締,但被曝光市場的買主還是少了些。 退一萬步講,就算整個青島海鮮市場都實行“8兩制”,也不必大驚小怪。對本地居民來說,那不過是換了一種度量標準而已;對于外地食客而言,全國產海鮮、吃海鮮的地方那么多,要是覺得青島不好,完全可以去大連、寧波或者海南。 事實上,相比對“8兩制”的厭惡,更應該警惕的反倒是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的肆意介入。因為如果僅僅是把“8兩制”撥回10兩制的“正軌”,其實并沒有多大實質意義,商家只需調整價格即可適應,用報道中那位攤主的話講,皮皮蝦25元一斤,“要求夠秤的話就是30元一斤”。而要是希望政府直接參與該市場海鮮的定價,以監督、遏制某些“奸商”借分量不足牟取不義之財的念頭,那么只會導致市場價值規律的被扭曲,最終不僅商家吃苦頭,消費者的利益也可能間接受到損害。在這個意義上,青島當地執法人員的不作為,反倒值得表揚。 所以說,相比取締“8兩制”,維護海鮮市場的充分競爭才是關鍵。只要市場機制仍在發揮調節價格的作用,那么“8兩制”的海鮮市場其實并沒有那么可怕。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25]男子猛吃海鮮大喝啤酒 上了火車差點休克
- [ 06-24]來澎湖呷海鮮 陽光海風料生猛
- [ 06-06]廈門海域9種最常見、最易傷人海鮮 市民小心被刺
- [ 06-05]海鮮"兇猛" 醫生:如被刺傷可先擠毒血后涂雙氧水
- [ 05-30]尼古拉斯·凱奇上海買海鮮 網友:有種殺手范兒
- [ 05-29]需求旺盛再加上禁漁期到來 海鮮價格將繼續上漲
- [ 04-26]筼筜湖海鮮誰該“留心眼”
- [ 11-29]海鮮“代加工”莫要“揮刀自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