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三不”政策是蔑視公眾

www.shockplant.com?2013-03-27 06:54? 王 江?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公開場合不安排記者提問采訪,會議結束后主辦方要求所有相關人士不接受采訪,發言和會議材料不談如何放開市場讓民營資本進入等實質內容——日前,記者在昆明受邀參加了民營資本進入電信業啟動大會,內容包括電信市場向民營資本開放等涉及社會關注的民生熱點。可不承想卻經歷了主辦方的“三不”政策,恰如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

既然被邀請,卻又被“三不”,究竟是什么讓會議主辦者在面對媒體時表現得如此“又愛又恨”?很明顯,主辦方邀請記者前往的目的,是希望會議本身能被報道,通過新聞媒體“廣而告之”,提高影響力。但“三不”的做法,又是在怕什么呢?有人猜測涉及所謂“商業秘密”,也有人認為是“話題敏感”。無論哪個原因,新聞媒體在這場啟動大會上,似乎只被當成了“擴音喇叭”,而它代表的廣大民眾的知情權,卻被“三不”政策給擋在了會場之外。

的確,在一個越來越開放、多元的社會中,不同媒體的報道角度不同,報道形式各異,也確實存在一些報道以偏概全、忽略事實的情況。但大多數媒體的價值取向是一致的——維護公眾知情權,保障公眾監督權。

而那些在媒體報道面前或大呼冤枉,或大叫吃虧的某些人、某些機構,是不是也該反省一下,究竟是媒體的報道讓其“原形畢露”,促使其“改邪歸正”了?還是由于設置“高門檻”,越權“指揮”報道,從而導致媒體缺乏及時有效的權威信息來源,不能夠及時全面反映情況?

無論如何,連古人都知道“偏聽則暗,兼聽則明”,怎么到了一個信息多元、開放的現代社會,反而要被“防火防盜防記者”替代了呢?

堵是堵不住的,逃是逃不過的。與其挖空心思用“三不”政策“利用”媒體,為什么不多點時間“三省”吾身,好好練練與媒體溝通的本領呢?

摘編自新華社3月25日電文/王江

  • 責任編輯:唐麗萍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 | 亚洲人77777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手机电影在 | 综合福利久久一级免费 | 一本在线观看资源网站 | 天天视频2021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