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裸體罰站,受教育尊嚴“裸奔”
2009-10-24 13:46:15? ?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黃水來 我來說兩句 |
??? 因未按要求自帶清潔用具參與教室清掃,10月20日下午3時,云南省盤龍區雙龍鄉雙龍中心小學3名學生被班主任體罰,這名教師要求3名學生脫下全身衣服,赤身裸體站在全班同學面前。一名遭受體罰的學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描述,當日曾被張老師在身體上作畫,但張老師對此事并未作出回應。(10月23日《云南信息報》)
體罰學生像“跑馬燈”似的——“媽媽,老師用針扎我的手,好痛!”家住四川成都洪河大道白鶴小區的胡女士心痛地發現,4歲小女兒慧慧的左手背上被利器扎了8個小孔,呈“人”字狀排列。幼兒園老師承認是自己扎傷娃娃的。海口紅城湖路附近的育興學校65歲的周老師,因用棍棒打不聽話的學生,被家長告到派出所。家長要求其賠完醫療費后再賠2000元“打人費”…… 學生裸體罰站,學生的“受教育”權利被剝奪,受教育的尊嚴在“裸奔”。其實,每一次體罰學生行為,都是一次加強師德教育的警鐘;每一次體罰學生行為,又都是探索如何化解教師壓力的鞭策。我們實在不忍心再看到體罰學生的新聞,我們更不忍心看到師德時常被“刺痛”。學生,是孩子,是花朵,是未來,是希望。體罰,不僅孩子肉體上受到傷害,心靈上也受到創傷。我們決不相信施行體罰的教師是“虐待狂”,而是有著“復雜原因”。 一直以來,懲戒教育,備受關注,也備受爭議。有教育專家認為,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也有觀點認為,懲戒學生是教育和教師的黔驢技窮。懲戒教育在我國源遠流長。在古代,老師都有一把戒尺。有人認為,戒尺的內涵包括兩方面,一是儆戒、警示,所以戒尺的形式不可或缺;第二是尺度和方式,正是教育心理學中需要研究的警戒標準。今年8月22日,教育部出臺《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該《規定》明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盡管有了明確規定,但教師在行使“批語權”時還是小心翼翼,甚至于“棄權”。 早有人呼吁:我們需要一把充滿智慧的“戒尺”。有關人士是這樣來理解懲戒的——讓懲戒成為一種教育藝術,學生在受到老師的批評懲戒的過程中體會出教師心中的愛。回避懲戒教育,要么繼續著“不完整的教育”,要么會加劇體罰、變相體罰行為。只有不回避懲戒教育的存在,并制定著相關的懲戒規則,才能厘清懲戒與體罰的界線,掌握好分寸,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包括智慧戒尺在內的教育智慧,來源于教育部門及教育工作者的實踐與創新,也來源于民眾智慧的積累與提升。 |
相關閱讀:
- [ 10-17]老外酒后北京街頭迷路 凌晨上演裸奔鬧劇
- [ 10-15]一年出險8次車主無奈裸奔 高手分享投保高招
- [ 09-17]瘋狂調令源于權力“裸奔”
- [ 08-21]章子怡卷入各種“門” “臟話門”后又“裸奔”
- [ 08-06]讓嫌犯“裸奔”,是對法律不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