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評論> 國是論 > 正文
地方政府GDP注水是個什么問題
www.shockplant.com?2009-08-13 11:20? 晏揚?來源:燕趙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今年上半年,地方GDP之和高出全國核算數據約1.4萬億元,多出9.9%。山西是唯一GDP呈負增長省份,除山西、浙江、廣東、上海等7個省份外,其他省份的GDP增長率均高于7.1%,14個省份的GDP數據增長超過10%,最高的天津、內蒙古的GDP數據增長16.2%。對此,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司司長彭志龍在8月12日《人民日報》上撰文表示,“不排除少數地區高估GDP數據的可能”。許多專家認為,一些地方片面追求GDP政績是問題的根源,并建議淡化GDP考核,增加就業、物價等民生指標。(《新京報》8月12日)

地方GDP數據之和高出全國數據9.9%是個什么概念?按照全國的數據,上半年我國GDP增長7.1%,若在此基礎上再增加9.9%,這個數字放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無異于天方夜譚。

誠然,地方GDP數據之和高出全國數據有很多因素,包括重復統計的因素,國家與地區使用的基礎資料不完全一致的因素等,但最大的因素恐怕是一些地方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實際上,不管有多少因素,只要我們認定 7.1%這個數據是準確的,那么高出的 9.9%便都是注水GDP——— 不管是有意注水還是無意注水。

GDP注水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官出數字、數字出官”也并非新鮮事。而一談到GDP注水,人們就習慣性認為這是GDP考核惹的禍,要淡化GDP考核。筆者贊同淡化GDP考核,但反對將GDP考核作為GDP注水的借口——— GDP考核確實會導致一些官員片面追求GDP,但即便“片面追求”也應體現在大干快上上,而不能體現在數字造假上。實際上,即使我們不用GDP,而是改用就業率等民生指標來考核官員,情況又會如何,難道就業率就不可以造假嗎?看看一些學校創造的新名詞“被就業”,你就能發現就業率其實更容易造假。不管拿什么指標來考核官員,一些官員都可能在該項指標上弄虛作假。所以,弄虛作假與指標是否合理關系不大,與監督機制和官員的政治道德關系巨大。GDP考核不是弄虛作假的借口,更不是GDP注水的遮羞布。一些官員的誠信問題不解決,弄虛作假的習慣不糾正,造假成本過低的現實不改變,任何考核指標都會變得扭曲。

如何杜絕一些官員在GDP數據上弄虛作假?很簡單,無非是監督、監管、批評、究責。統計造假是一種違法行為,如何懲處《統計法》上都有明確規定。遺憾的是,我們至今也沒有聽說過哪位官員因數字造假被究責。事實上,地方GDP之和高于國家核算數據問題由來已久,2004年高出19.3%,2008年高出8.8%。人人都知道其中有弄虛作假的問題,但吊詭的是這個問題年年不了了之,沒有人糾正,沒有人追查,沒有人為此負責,公眾已經產生了嚴重的“審丑疲勞”,政府公信力在這種疲勞感中一點點被消解。

目前,統計數字注水的最大危害也許并不是誤導決策者,而是侵蝕著民眾對政府的信任。今年上半年 1.4萬億注水GDP不該是一筆糊涂賬,其中有多少是重復統計造成的,有多少是使用的基礎資料不一致造成的,又有多少是弄虛作假造成的,有關方面需要通過調查核實,給公眾一個明白的交代。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天堂va在线视频 | 亚洲欧洲日本综合久久 | 亚洲人成在线俺来了 | 一级国产精品αV |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日韩第八页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