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69億元地方債今日正式招標。根據機構預測,由于自行發債試點的特殊性,加上當前資金面整體寬松,債券需求較大,作為良好的國債“替代品”,廣東、浙江和深圳地方債有望延續上海地方債的火爆,中標利率仍將處于低位水平。
受益于央票利率大幅走低推動和承銷團“力捧”,本周二率先亮相的上海市地方債“一炮打響”,中標利率低于預期,甚至不及同期限的國債收益率,并獲得了3倍以上的認購。
定價仍參考國債
財政部10月20日宣布,經國務院批準,廣東、上海、浙江、深圳四省市獲準開展2011年地方政府自行發債試點。目前,除上海和廣東外,浙江省地方債敲定在下周一招標,深圳市尚未公布時間表。
刊登在中國債券信息網的公告顯示,此次廣東地方債發行總量為69億元,分為3年期和5年期兩個品種,規模各占一半;11月18日招標,21日開始發行并計息,23日發行結束。
在上月底召開的廣東省自行發債工作通報會上,廣東省財政廳廳長曾志權首次公開了廣東省債務家底:目前廣東地方債余額占2010年廣東GDP的18.68%,低于國際公認的警戒線,尚有較大的發債空間。
分析認為,自行發債試點額度仍在財政部年初預算的2000億元地方債范圍之內,仍由財政部代償本息,風險權重暫定為零,且享受免稅優惠,因此在信用風險方面與財政部代發地方政府債并無明顯區別,主要是發行程序下放地方,為后續地方政府“自主發債”探路。
在定價方式上,廣東債與上海債一樣參考國債收益率,標位區間仍以中債銀行間固定利率國債收益率曲線為基礎,根據招標日前5個工作日中代償期為3年和5年的國債收益率算術平均值,上下各浮動15%。
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數據顯示,在上周五至本周四的5個交易日里,3年期銀行間固定利率國債到期收益率為3.11%、3.15%、3.13%、3.14%、3.15%,5年期到期收益率為3.30%、3.30%、3.34%、3.35%、3.40%,算術平均值分別約3.14%、3.34%。
自行發債將維持低利率
多位市場人士向《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記者表示,此次自行發債試點有著重要的政治意義,而發行考核機制促使承銷機構低價拿券,以確保未來與地方政府更多的合作機會。諸多非市場化因素,決定了自行發債利率將維持在低位。
根據廣東省財政廳上周公布的名單,參與廣東債承銷的金融機構達到了20家,其中建設銀行與工商銀行為主承銷商。
為了鼓勵承銷商積極投標,與上海一樣,廣東省同樣出臺了相應的考核規定:“將承銷商在2011年廣東省政府債券發行投標中的最低投標額和最低承銷額等因素,作為以后年度本省組建廣東省政府債券承銷團的重要依據。”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師徐小慶指出,上海債中標利率低于預期,除了配置需求較強以外,承銷商為了維護和增強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也占據一定因素,預計后續地方政府債發行,其與國債之間的利差也會相對較低。
第一創業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實質上,在目前的發行體制下,比較今年四個試點地區的信用風險,并沒有什么意義,發行人和市場機構(承銷商、參與者)的力量對比或是主要因素。”
- 2011-11-18廣東地方債今日登場 低利率有望延續
- 2011-11-17廣東地方債明日招標 預計中標利率仍偏低
- 2011-11-16廣東地方債18日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