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新:日本馬克思主義——“日本馬克思主義譯叢”翻譯總序
“日本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個獨立的馬克思主義流派,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如果說馬克思主義研究可分為“文獻學研究和文本解讀”、“針對社會現實的實踐性研究”這樣兩個方面的話,由于遠離蘇聯意識形態的控制,日本對馬克思主義的文獻學研究和文本解讀相對自由,更接近馬克思恩格斯本人著作的原貌,其成果毫不遜色于掌握著原始手稿解釋權的“蘇聯東歐馬克思主義”;在針對社會現實的實踐性研究上,由于日本屬于東方,它對馬克思理論的吸收和應用明顯不同于“西方馬克思主義”,具有濃郁的東方色彩。正是因為“日本馬克思主義”具備這樣兩個特點,我們可以將它視為一個與“西方馬克思主義”、“蘇聯東歐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同等級別的范疇。在這里,我想對日本馬克思主義的形成和特點,以及我國譯介日本馬克思主義的現狀和意義做些說明,爭取盡快在我國確立起一個“日本馬克思主義”范疇。
一.日本馬克思主義的形成和特點
馬克思和恩格斯重要著作日文版的出版時間表
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著作日文版出版年
《共產黨宣言》1904年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1906年
《資本論》1920-1924年
《神圣家族》1923年
《哲學的貧困》1924年
《費爾巴哈論》1925年
《反杜林論》1927年
《德意志意識形態》的《費爾巴哈》章1927年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1928年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1932年
《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1958-1965年
相關新聞
- 2009-12-28人民日報評論員: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重要教材
- 2009-12-26李長春:學習好運用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推動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
- 2009-12-25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
- 2009-12-25馮俊:試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時代化的關系
- 2009-12-25發揮黨校主陣地作用努力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