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前沿資訊 > 正文
經濟“調結構” 要過“五道坎”
www.shockplant.com?2009-12-23 08:03? ?來源:天津日報    我來說兩句

消費不足、產能過剩、減排壓力——盡管2009年我國經濟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實現“保增長”目標已無懸念,但仍然面臨一系列深層次發展矛盾。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將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在這場“調結構”攻堅戰中,要如何跨過轉變發展方式的門檻?

傳統產業

從“去庫存”到“去產能”

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隨著經濟形勢總體回升向好,我國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傳統產業,實現了產銷基本平衡。最新數據顯示,1月份至10月份,重點鋼鐵企業的鋼材產銷率為98.2%;水泥產銷率為97.8%。

但“去庫存”只是傳統產業走向復蘇的第一步,這些行業中存在的重復建設、產能過剩以及結構不合理等深層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一些傳統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步伐放慢,新增投資較多,很可能舊病未除,又積聚了新矛盾。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說,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如果我們仍停留在原有經濟結構上“保增長”,就會錯過這次“深度調整”的戰略機遇,在下一輪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為抑制產能過剩,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正進一步加強對傳統制造業的審批管理,提高產業準入門檻。這些舉措能否有效解決傳統產業的“去產能”難題,人們充滿期待。

新興經濟

搶占“后危機時代”競爭制高點

近年來,物聯網、3G手機、低碳經濟等新概念應運而生。在相關政策扶持下,各地將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網絡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調結構”的重大舉措,取得明顯成效。

但由于一些地區不顧條件盲目競爭、一哄而上,也產生了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問題。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時麗教授表示,國內一些新能源項目除了規模擴張過快,就是普遍缺乏自主技術。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五月天在线亚洲牛 | 亚洲综合一区精品一区 | 性做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 色五月这里只有精品 | 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新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