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群言薈萃 > 正文
以人為本,創建和諧的勞動關系
www.shockplant.com?2009-12-22 14:44? 趙曙明?來源:新華日報    我來說兩句

勞動關系沖突已成為中國邁入市場經濟以來最主要的社會沖突。尤其是當國有企業所有權結構發生改變時,不同利益群體的各方利益經常發生沖突。如何找到平衡這些不同利益的解決辦法,政府、企業、工人和社會各方都應發揮作用。而致力于這一重要主題的研究,將是管理學者和企業家們的責任與機會。

中國自實行經濟改革與對外開放政策以來,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的速度加快,所有權結構和管理實踐正日益多樣化,勞動關系變革也不斷深化。勞動關系是現代經濟生活中最基本的關系。然而,勞動關系沖突已成為中國邁入市場經濟道路以來最主要的社會沖突。在一些企業中侵犯工人權利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在某些情況下,有時會引發出群體事件。

歷史上看,中國勞動關系與西方國家有本質不同。在市場經濟下,中國政府經常扮演多個角色,如控制者、協調者、管理者,有時亦直接作為雇主等。在中國轉型經濟下,隨著所有權和身份轉變,與工作以及福利相關的問題出現了。尤其是,當國有企業所有權結構發生改變時,各方都有利益訴求,而這些利益群體的各方利益經常發生沖突。首先,為提高生產效率,購并將導致大量員工下崗,消除冗員。為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強有效性,企業會重新組建管理團隊。第二,政府也希望從重組中獲利,期望新成立的公司盈利能力更強,創造更多的GDP和稅收,并通過增長來增多就業機會。第三,股東或投資者則希望公司實現更多利潤,使投資回報更高。最后,工人不希望失去他們的工作, 失掉他們的利益。我們應該認識到, 所有各方的這些利益都需要得到解決。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找到滿意地平衡這些不同利益的解決辦法。政府、企業、工人和社會各方在尋求解決辦法時都能發揮作用。

首先,政府和社會各方必須共同努力來保證改革期的平衡過渡。越來越多的不公平和大量的勞動糾紛是政府的主要擔憂,這要求政府必須進行政策調整。為建設和諧社會,政府推出了多方面的社會和勞動政策,包括新的《勞動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逐步建立統一的勞動市場來代替“戶口”或居住證制度、成立工會和推行集體談判制度,以及將國內消費作為增長的引擎等。然而,政府也必須授予企業更多的權力和自主權,減少對勞動關系的直接控制。所有參與方必須共同討論、談判、勸導、折衷,甚至妥協, 并且達成促進理解的協議,最終制定對各利益方最優的政策。也許,最終協議不能令所有人都滿意,但是折衷方案則意味著所有成員都可接受。只有這種公共集體談判過程才能實現相互理解與和諧的勞動關系。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欧美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第二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性色 | 免费国产精品专区 | 亚洲日本欧洲AⅤ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另类一区二区 | 在线看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