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大眾網“慶祝建黨90周年特別對話——請問檢察長”節目,得到了廣大網友的空前響應。在兩個小時的時間內“35000多名網友參與,跟帖450多個,其中相關問題280多件,現場回答問題100多件,收到網友的實名舉報9件”(大眾網)
近年來,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互聯網在中國民眾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成為中國公民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重要渠道。從2008年6月20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網與網友在線聊天,到近兩年各級黨政機關通過各種形式在網上與百姓溝通,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問政于民,使得公共信息更加透明暢通。
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黨的“三大法寶”之一。但有一段時間,有些黨政機關和部門出于各種考慮,不愿甚至不敢和群眾打交道,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對群眾生冷硬橫,故作神秘狀,好像只有這樣才顯得高人一等、讓人產生敬畏之心。殊不知距離產生“美感”,也容易產生陌生感、孤立感和隔閡感,失去了公眾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又美從何來呢?!
眾所周知,檢察機關承擔著司法監督,保障國家憲法和法律正確實施的重要職責,由于工作性質的緣故,以往在公眾的心目中一直很神秘。此次,山東省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李少華率檢察系統7個熱點部門做客大眾網,主動公開檢察機關工作職責、機構和機制等,并現場回答網友提問、受理實名舉報,不僅開了檢察機關“網絡問政”的先河,而且自我揭去“神秘的面紗”,主動拉近與公眾的距離,樹立了人民檢察的親民形象。
人民檢察為人民,這不是一句華麗的口號,更是檢察機關工作相信群眾、辦案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的莊重承諾。在筆者看來,檢察機關主動走上網絡、走近群眾,以更加親民的形象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當中,這份自信和勇氣,非但不會少卻絲毫的威嚴,反而更提升了公眾的信任度,增強了檢察機關的公信力,讓“人民檢察”這四個字眼變得更加神圣。
- 2011-06-30“網絡問政”貴在真問實干
- 2011-06-29廣州網絡問政話綠道 專家市民挑毛病
- 2011-06-15廣州政府啟動“網絡問政” 邀網民“灌水拍磚”
- 2011-06-29惠州:推進網絡問政常態化制度化
- 2011-06-14東莞團市委網絡問政拍磚獎現金送iPad
- 2011-06-14廣州市政府今起網絡問政十大話題 為期一個月
- 2011-06-14齊魯網大型網絡問政欄目《陽光政務》今日開播
- 2011-05-30中央國家機關工委領導前往蕪湖市調研網絡問政
- 2011-05-27關注民生網絡問政 烏魯木齊紅山網正式上線
- 2011-05-27合川網絡問政:每天搜集民意反饋各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