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擁快評】傳承英雄血脈,讓浩然正氣永駐人間
2025-04-15 14:58:25? ?來源:新時代中國雙擁 責任編輯:郭曉楷 我來說兩句 |
《陳母問勇》——生者對逝者的莊嚴承諾 評論員 文 豪 “陳氏有兒,十八從戎,生于屏南,名祥榕……”在剛剛過去的這個清明,一曲《陳母問勇》唱響華夏大地,歌曲MV總瀏覽量高達387.5萬。 我們為什么要紀念英烈?多年來,這個問題始終讓我深思。 《陳母問勇》的出現,給了我諸多啟示。 因為英雄的背后是英雄的母親。 從“孟母三遷”的智教啟蒙,到"岳母刺字"的忠魂鑄就,中華文明的血脈中流淌著母教文化的璀璨光芒。三遷擇鄰的遠見、刺字明志的剛毅、陳母問勇的深明大義……這些偉大的母親以生命為炬,點亮子女的精神燈塔。 死亡并不是終點,遺忘才是。讓烈士永遠活在民族的記憶中,烈士的母親才能感受到最大的安慰。當14億中國人同聲回答陳母,“您的兒子,勇冠三軍。”烈士的母親或許能從這片土地上賡續傳承的英烈精神中依稀看見烈士那年輕的面孔,聽見烈士那熟悉的聲音…… 因為英雄的背后是英雄的土地。 華夏文明的浩瀚星河里,英雄血脈如同不滅的星辰。閩東的春風吹拂過陳祥榕成長的山川,是這片土地的厚重賦予他挺拔的脊梁。烈士的青春在界碑前綻放出最絢爛的花火,"清澈的愛,只為中國"八個字,分明是用熱血寫就的民族基因密碼。 以思念為舟擺渡時空,我們聽見烈士的心跳在國歌聲中共振,觸摸到英雄的溫度在萬家燈火里流轉。在一遍遍傳唱的《陳母問勇》里,在一聲聲“81192請返航”的深情呼喚中,我們懂得了他們為什么而死,更明白了我們應如何去生。 每一位英雄的背后,都站著將他們培育成人的母親,站著默默支持他們的親人。當年,陳母將最疼愛的孩子送上保家衛國的征途;如今,烈士的親人又承受失去親人的創痛。活著的我們,要讓烈士親人們的這份大義得到最溫暖的回應。持續完善烈士褒揚制度,全面落實烈士遺屬撫恤優待政策,讓英雄的家人感受到全社會的尊崇,是生者對逝者的莊嚴承諾。 在綿延不絕的文明長河里,人的一生如白駒過隙,但當我們接過傳承英烈精神的接力棒時,便接續了五千年文明最熾熱的血脈。這火炬承載著“青山埋忠骨”的赤誠,躍動著“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魂魄,唯有讓她在代際傳遞中愈燃愈烈,方能使浩然正氣永駐人間。 當英雄的旗幟始終高揚,當奉獻的火光映紅蒼穹,中華民族的精神豐碑必將巍然屹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