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服務站故事】長泰溪東:永葆戎裝本色 賦能鄉村振興
2025-04-15 15:05:36? ?來源:武安鎮、溪東村退役軍人服務站 責任編輯:郭曉楷 我來說兩句 |
近年來,漳州市長泰區武安鎮溪東村堅持以退役軍人服務站為基點,創新打造“一村二基地三隊伍”,積極發揮基層民兵和退役軍人在產業發展、鄉村治理、志愿服務等方面潛能,努力提高基層武裝機構建用“1+1>2”質效。2022年7月,溪東村獲評全省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五有”先進單位榮譽稱號,是長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行政村。2023年12月,溪東村獲評全省退役軍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2024年1月,溪東村退役軍人服務站通過市級示范型服務站驗收。同年12月,武安首善迷彩連入選全國1000支“退役軍人守護家園志愿服務隊”。2025年3月,溪東村退役軍人服務站獲評全省“五星”退役軍人服務站榮譽稱號。 黨建引領,夯實陣地建設。堅持舉旗鑄魂,強化政治引領,著力加強退役軍人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擦亮退役軍人本色。 建強組織隊伍。2023年溪東村率先成立全區首個村級退役軍人黨支部(功能型),吸納優秀退役軍人加入黨組織,推動退役軍人服務站和村級退役軍人黨支部共同管理、合署辦公。目前,溪東村共有退役軍人100人,其中退役軍人黨員44人,建站以來獲三等功2人、“四有”優秀軍人9人。 打造武裝陣地。加強基層武裝陣地規范化建設,創新“兵兵之家”模式,投入30萬元將“青年民兵之家”“老兵之家”合二為一,新增室內獨立場所面積420平方米、室外360平方米,實現資源共享、融合共建,讓村民兵和退役軍人學習有陣地、議事有去處、活動有場所、應急有裝備,累計開展基層民兵訓練20次、座談交流38次。 筑牢思想根基。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民兵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主題,常態化開展思政教育,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聯合溪東村黨建聯建單位區法院、婦聯等部門,累計開展慶“七一”“老兵永遠跟黨走”等黨建活動18場次,教育引導退役軍人聽黨話、跟黨走,激勵退役軍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 服務提質,強化隊伍擔當。弘揚擁軍優屬傳統,著力提升民兵隊伍戰斗力,激發服務社會熱情,持續高揚退役軍人旗幟。 完善保障體系。建立健全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嚴格按照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有保障的“五有”標準,投入45萬余元用于“一站一窗五室”服務平臺體系的改造提升,進一步提高退役軍人服務工作的規范化、專業化、信息化、網絡化水平。 落實優待措施。加大退役軍人服務經費保障力度,每年設立5萬元專項資金,規范經費保障范圍、內容、標準和落實措施,為部站建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深化開展擁軍優屬活動,聯合區人武部、退役軍人事務局開展送喜報活動,為長泰籍立功受獎現役軍人家庭送去喜報,以莊重熱烈的儀式表達對軍人軍屬的崇高敬意。在中秋節、重陽節等重大節日,組織全體村干部入戶走訪慰問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每年發放慰問金約6萬元,形成尊軍崇軍、參軍光榮的濃厚氛圍,目前全村現有父子兵6對、叔侄兵5對、兄弟兵3對。 勇擔社會責任。創新“一村兩基地三隊伍”模式,組織28名退役軍人成立溪東村黨員模范先鋒隊、應急援戰戰斗隊、鄉村振興工作隊三支隊伍,擔負民兵隊伍“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使命任務,隨時接受區、鎮指揮調度,累計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抗洪搶險救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志愿服務活動855人次。注重培塑退役軍人先進典型,通過鎮村微信公眾號、宣傳欄等進行廣泛宣傳,不斷增強退役軍人服務社會的責任感、榮譽感和社會認同感。 潛能釋放,繪就和美畫卷。凝聚退役軍人隊伍力量,激發干事創業熱情,助力鄉村發展振興。 當“調解員”。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退役軍人在鄉村治理發揮作用的新路徑,聯合鎮綜治部門、村法律顧問等成立“老兵調解室”,優選作風正派、威望較高、知法懂法的退役軍人擔任調解員,及時高效化解房屋劃分、田地歸屬,鄰里糾紛、涉軍屬糾紛等群眾糾紛10余件,幾年來全村未發生退役群體涉訪涉訴重大案件,2022年溪東村獲評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 做“兵委員”。調整充實村“兩委”人員力量,推選優秀退役軍人擔任村“兩委”干部,為愿意扎根基層、服務群眾、投身建設的退役軍人提供更大舞臺,新一屆村“兩委”班子共吸納2名退役軍人。支持引導退役軍人村“兩委”在帶領群眾致富、維護社會治安、加強基層黨建等方面積極作為,發動5名退役軍人加入鄉賢促進會,籌集資金48萬元用于獎教助學、扶貧幫困等工作,合力推動溪東村入選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對象。 成“致富手”。創新發展思路,發揮溪東村位于城區和開發區連接部位的區位優勢,盤活利用村集體閑置土地,投資230多萬元建設3200平方米的“兵家創業園”,推動長泰區零工市場入駐,整合全區用工、招聘資源,形成長泰最大的靈活就業市場,為退役軍人就業創業搭建發展平臺。目前一期項目已完成建設和招商工作,共對外出租場地2960平方米,其中沿街店面26間,成功對接7個退役軍人創業項目和企業,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190萬元。二期項目已完成建設且招商工作也基本完成,建筑面積為1400平方米,店面7間,投入使用后將進一步增加村集體經濟增收。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