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軍民情·福建退役軍人 > 雙擁工作 > 正文

【特別報道】闊步新征程,譜寫“愛我人民愛我軍”的福建雙擁新篇章

2024-11-20 09:23:37?作者:?來源:廳雙擁共建處  責任編輯:郭曉楷   我來說兩句

福建是著名革命老區、中央蘇區,是人民軍隊重要發祥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在這片紅色的熱土上,軍愛民、民擁軍的光榮傳統源遠流長,“愛我人民愛我軍”已成為福建雙擁工作主旋律。

進入新時代,特別是2018年機構改革以來,福建各級黨委政府和駐閩部隊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雙擁工作重要論述,大力弘揚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關于雙擁工作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發揮“三個獨特”(獨特的紅色基因、獨特的政治優勢、獨特的歷史使命)優勢,奮力打造以“軍民情”為內核的雙擁品牌,推動福建雙擁工作走在全國前列。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充分肯定福建雙擁工作,并寄予厚望。

高位推動,雙擁工作更有成效

領導體系高效運行。省委、省政府始終把雙擁工作作為重大政治責任、作為黨政軍民共同的事業高位謀劃、扎實推進。各地嚴格落實“政治首要標準”,將雙擁工作作為“書記工程”“主官工程”,擺上重要日程。2018年機構改革中,省、市、縣(區)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加掛“雙擁共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牌子,形成上下貫通、環環相扣、整體聯動的雙擁體系新格局;2021年4月,調整省雙擁共建工作領導小組,省政府主要領導任雙擁共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61個成員單位涵蓋黨政軍群各個方面;市、縣、區各級黨委或政府主要領導均擔任領導小組組長,一線督導雙擁工作高效落實;省雙擁辦組織開展“習近平同志關于雙擁工作重要論述福建探源”課題研究,并推動成果轉化運用。全省上下形成了謀雙擁、抓雙擁、干雙擁的整體合力。

雙擁創模持續深入。堅持“爭先進、當模范、樹標桿”,實施“精準服務工作法”,扎實推進雙擁創建工作。2020年10月20日,我省19個市縣獲評全國雙擁模范城(縣),成為全國唯一所有設區市實現全國雙擁模范城“滿堂紅”“五連冠”的省份。2022年7月,省委、省政府、省軍區命名了77個省級雙擁模范城(縣),省雙擁共建工作領導小組表彰了50個雙擁工作先進單位和99名先進個人。2023年7月,全國雙擁考評調研組來閩實地調研,充分肯定我省雙擁工作走在全國前列。5年來,各地爭創熱情高漲,“愛我人民愛我軍”的雙擁文化氛圍濃厚,福建“軍民情”雙擁品牌深入人心,雙擁創建質量實現新提升新發展。

2020年10月20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命名表彰大會上,我省19個市縣獲此殊榮,成為全國唯一所有設區市實現全國雙擁模范城“滿堂紅”“五連冠”的省份

工作機制不斷完善。建立健全情況通報、區域協調和走訪慰問等雙擁工作制度,做到重要問題及時解決,重要情況及時通報,重要工作合力推進。省雙擁共建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建立健全雙擁工作若干機制的意見》,建立退役軍人安置、隨軍家屬就業、軍人子女入學等八大機制。省雙擁辦制定《福建省軍地“互辦實事”雙清單工作制度》,2020年以來,軍地互辦實事3200多項。

全力以赴,服務備戰更加扎實

只要部隊有想法,地方就有辦法,推動擁軍支前工作從平時應急向應戰為戰轉變,從平時建設牽引向作戰牽引轉變,從平時為部隊辦實事向支援部隊作戰辦要事轉變,從平時保障部隊訓練備戰向保障部隊打贏制勝轉變。

全力推進擁軍支前事項落實。在全國率先出臺加強新時代擁軍支前工作的實施意見,省、市、縣三級健全上下貫通、層級覆蓋的擁軍支前軍地協調機制,打造軍地對接需求、協同協作的工作平臺,先后建立健全擁軍支前行動方案、應急應戰響應機制。加快推進退役軍人戰備人才信息管理系統項目建設,完善擁軍支前信息核查機制。健全軍地聯席會議,有力推動部隊提報的事項落實。

長樂洞江湖軍民兩用訓練場

全力支持駐軍訓練平臺建設。緊跟駐閩部隊備戰形勢和需求,落實精準對接、精細服務,最大力度支持部隊訓練場、軍事工程等建設。省、福州市采取軍地土地置換方式,快速推進駐閩部隊某訓練場擴建項目;漳州市、泉州市全力支持部隊重點軍事工程建設。

全力保障入閩部隊演訓演練。出臺《高質量服務部隊備戰打仗八條措施》,堅持部隊訓練到哪里,服務保障就到哪里。“寧可自己擠一擠,也要騰出住房,為部隊提供寬松舒適的住宿場所,配合部隊演訓活動。”漳州市、寧德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清理海域,為訓練部隊提供場地、住房、食品供給等保障……全省有力配合各部隊出色完成各場次演訓演練保障任務。

全力幫助協調解決部隊事項。對部隊“特事特辦、馬上就辦、辦就辦好”已成為一種自覺和常態。2018年以來,在全省開展“我為部隊辦實事”活動中,各級召開解決涉軍問題協調會、專題會6000多場次,涉及土地確權、營區改造等一批難題得到有效破解。相關地市支持19個海警工作站建設,全部實現土地無償劃撥;省級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支持駐閩部隊科技文化項目建設155個。全省實施“交鑰匙”工程,為駐閩部隊代建項目1600多個,有力改善和提升駐地部隊備戰條件。

用心用情,尊崇優待更具溫度

“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近年來,我省出臺《福建省擁軍優屬條例》和《隨軍家屬就業安置實施細則》《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實施意見》等配套文件,聚焦一線、聚力解難,帶著責任、帶著感情擁軍暖軍惠軍,滿腔熱情為部隊辦實事、為官兵做好事。

解決官兵愁盼更貼心。以不少于轉業軍官人數的1.3倍提供崗位數量,創新探索“直通車”式安置辦法。全面推行“陽光安置”政策,不斷提升退役士兵安置崗位質量水平。2020年以來,全省接收安置轉業軍官到黨政機關和參公單位的比例超93.5%,其中任職滿最低年限的團級正職領導職務轉業軍官安置到相應職務崗位達75%,連續多年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退役士兵100%按政策安置崗位,實現部隊、退役軍人和接收安置單位“三滿意”。省里制定“聚焦一線、聚力解難”專項活動20條措施,及時修訂隨軍家屬就業安置實施細則,出臺軍人子女教育優待實施意見,集中解決一線官兵隨軍家屬安置、軍人子女入學等問題。廈門市克服編制緊缺的問題,今年起每年解決隨軍家屬安置數量由80名增加至100名;晉江市開設“軍營兒童之家四點鐘學校”,采取政府購買社工(優先聘用軍嫂)服務的方式,幫助解決軍人子女課后無人照看、作業無人輔導等問題,得到軍地領導和官兵高度贊譽。

“情系邊海防”更精心。落實“情系邊海防官兵”擁軍優屬活動部署,6個全國雙擁模范城分別與戍邊基層部隊開展“城連共建”活動;先后組織19個市、縣參與慰問戍邊官兵專項活動,贈送3000臺平板電腦、福建特色“擁軍禮包”15700份和書信9000份,受到全國雙擁辦肯定。常態化開展“上高山、進海島擁軍行”活動;今年“三八”婦女節前,省雙擁辦、省婦聯舉辦“情系邊疆 福佑中華”福建省關愛駐守祖國西部邊疆女軍人活動,贈送價值150萬元擁軍禮包等。

2023年“三八”國際婦女節前夕,省雙擁辦、省婦聯、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開展“關愛邊防一線女軍人”活動,將1000份擁軍禮包送到了駐疆某部每位邊防一線女軍人的手中

社會化擁軍服務更暖心。聯合省高速公路集團在55個高速服務區設立軍人驛站,為過往軍人軍屬及退役軍人提供休息和特惠服務;全省郵政系統設立“退役軍人服務站”“郵政+軍人”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探索設立“擁軍一條街”“軍人驛站”“擁軍優屬聯盟”;聯合東南眼科等開展“八閩擁軍健康行”“光明行”活動;推動成立省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會,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擁軍。目前,全省現有退役軍人關愛協會(基金、基金會)等社會組織20家,會員單位2000多個;擁軍類協會45家,會員單位1萬多個。

共建共促,擁政愛民更顯擔當

駐閩部隊在出色完成練兵備戰任務的同時,以駐地為故鄉,視人民為親人,積極服務福建經濟社會發展。

共建新福建。駐閩部隊采取土地置換、光纜搬遷、拆除營房等形式,大力支持地方重點項目建設3200多項。駐閩部隊積極支持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掛鉤幫扶416個定點村,幫助當地發展特色產業、拓寬就業渠道、加強基礎設施和中小學校建設,推動富民興村。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堅持不懈地參加興建水利、治理環境、植樹造林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駐地和群眾做了許多好事實事,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起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

勇擔重任務。駐閩部隊和廣大官兵尊重地方黨委和政府,熱愛人民群眾,積極參與駐地文明創建、平安創建、雙擁創建等作出突出貢獻。積極參與防抗強臺風強降雨等自然災害和疫情防控,沖鋒在前、無私奉獻。在抗擊“杜蘇芮”“海葵”“格美”等超強臺風中,駐閩部隊聞令而動、“逆風而行”,先后投入兵力30多萬人次,車輛、船艇、工程機械5萬多臺次參與搶險救災,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部隊官兵轉移遇險群眾

特色化共建。駐閩部隊與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村(社區)等結對共建。2024年1月,在全省組織開展軍民“共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共促新時代軍政軍民團結”活動,全省軍地共建對子1100多對,深化“省艦共建”“城連共建”“城艦共建”,進一步加強軍民之間的情感交流,增進軍地之間相互理解和支持,為高質量爭創全國雙擁模范城(縣)打下堅實的基礎。

創新實踐,“軍民情”品牌更加響亮

全省軍地各級緊貼新形勢新任務,堅持守正創新,勇于探索實踐,奮力打造以“軍民情”為內核的雙擁品牌。

品牌內涵持續提升。按照“五有”要求,務實打造雙擁模范“一市一縣一品牌”,省雙擁辦與海軍福建艦創新開展“省艦共建”,打造雙擁共建新亮點;福州市首創“雙擁+退役軍人”工作法,入選“全國十大示范工作法”;廈門市創新開展“鳳凰花健康擁軍”、漳州市創新開展“移動軍事體驗站”特色國防教育;泉州市持續打造“兵事兵來調、法事法來辦”的崇軍擁軍司法服務模式、“十城千店崇軍聯盟”等社會化擁軍品牌等,起到了品牌引領、示范帶動的良好效果。

品牌打造持續有力。全省各地新建85座雙擁公園,融入國防教育、雙擁主題等紅色文化元素,展示雙擁文化底蘊;廈門市命名地鐵3號線為“雙擁號”專線,打造“行走”的雙擁宣傳和國防教育陣地;泉州市建成全省設區市首個雙擁館,落館地蟳埔村成為網紅打卡地。同時,構建“軍民情”宣傳矩陣,在主流網站、電臺開設“軍民情”專欄和專題節目,開展慶祝建軍95周年、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等主題宣傳,聯合人民網開展“新時代八閩雙擁故事”宣傳活動。

廈門市地鐵3號線命名為”雙擁“號地鐵專線

如今,雙擁光榮傳統,已深深扎根八閩大地,“愛我人民愛我軍”的特殊情懷深植民心。

新時代,新起點,新征程。全省軍民將不斷完善雙擁工作機制,全力服務強軍備戰,持續深化雙擁共建共創,奮力譜寫愛我人民愛我軍的福建雙擁新篇章。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在线观看网站深夜免费AV | 亚洲最大激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女同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小说 | 日本人妖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