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福建樂購 > 正文

同安巾幗企業家曾旭瑜:種老百姓“放心菜” 帶領農戶走上致富路

2023-12-20 16:10:00?作者:顏財斌 鄭曉丹 通訊員:李翠靈?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劉微   我來說兩句

廈門市同安區婦聯執委、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廈門市綠瓢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旭瑜 (受訪者 供圖)

“她辭去穩定的銀行工作,回到同安投身現代農業。你支持嗎?”

“我支持!”

“創業不成功怎么辦?”

“一定會成功的,我陪著她一起!”

……

在與曾旭瑜父親的交談,記者可以感受到他對女兒事業的滿滿自信。

10多年前,曾旭瑜辭去銀行穩定職務,轉身做起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種菜農民。“放棄高薪白領當菜農?豈不可惜!”面對大家的疑問,她只是淡淡地回答:為了種出自己也能吃的健康的菜。

10多年間,曾旭瑜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和認真的態度,兢兢業業,因為種出了“放心蔬菜”,這些改變很值得。同時還在鄉村振興中逐步實現現代農業,她用行動證明,農民也可以成為這個時代的變革者。

曾旭瑜和員工在田間研究小白菜種植情況。(廈門市綠瓢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供圖)

設計適合農民上手的“標準化”“機械化”

智能播種機勻速“行走”,實現自動播種;紅外遠程遙控,就可以給大棚里的蔬菜澆水、施肥……近日,記者在同安區蓮花鎮后埔村的廈門市綠瓢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種植基地看到,職業農民曾旭瑜描繪出一幅科技與農業完美融合的現代農業場景。

“回鄉創業,讓農業走上工業化道路,這是我的夢想。”現在的曾旭瑜,已經從一名普通上班族轉變為新型職業農民,在自己的老家有了自己引以為傲的事業。

“我們公司不僅有農民伯伯,更有那些手握遙控器種地的農民小姐姐、農民小哥哥。”在綠瓢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曾旭瑜探索了一套標準化的流程,統一設施配套、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品牌打造、統一銷售帶動模式。曾旭瑜說,現代化農業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行業,因此綠瓢蟲綜合運用現代高科技、新設備和管理方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年加入。

“只有標準化、機械化,才能在保證蔬菜品質的同時,降低蔬菜的種植成本,讓更多的人吃上放心蔬菜。”曾旭瑜認為,標準化種植可以讓農戶即使沒有相關種植知識,也能迅速上手,放心大膽種植。目前,廈門市綠瓢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在同安蓮花鎮流轉了500畝土地作為種植基地,企業直接帶動就業人數56人、農戶300多戶,助力鄉村振興,增加農民收入。

如今的廈門市綠瓢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多年的研究試驗,已完成所有水葉菜綠色標準化種植規范,每日蔬菜銷售量可達2噸,豐富著廈門市民的“菜籃子”。

同時,為了確保蔬菜在流通各環節中的品質,在同安區政府、區農業局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于蓮花鎮蓮美街1058號(同安現代農業服務中心)自建中心倉和冷庫、自建物流團隊,打造從生產、檢測、包裝、運輸等一條龍全通道完善的農產品生產配送流程,從而實現供應鏈從各生產基地到各渠道客戶之間的無障礙貫通。

曾旭瑜和員工探討公司產業的發展(廈門市綠瓢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供圖)

“一直以來,我們不斷探索新農業發展道路,走出了‘龍頭企業+新型職業農民+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實施農業標準化管理,采用先進的實用新技術及配套設備。”曾旭瑜介紹,2022年開啟“后埔基地”和“蔗內基地”的設施建設及投產工作,生產總面積500畝以上,陸續投產后產品更加豐富、產量更加穩定,一改之前“供不應求”的市場局面。目前公司銷售也貫通線上線下模式,開拓了“超市/會員/門市/大客戶”等多維度銷售渠道,致力于為各方客戶提供安全優質的健康食材。

董事長曾旭瑜作為“鄉村振興帶頭人”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她的領導下公司不僅實現業績成長,而且帶動基地附近農戶實現增產增收,同時幫助蓮花鎮多個村民小組落實流轉土地和合作經營,帶領農戶走上致富之路。

從前的“金融生”到現代“種地人”

鄉村是農民的家園,農民是鄉村的主人。“千萬工程”二十年來迭代升級,堅持統籌城鄉的系統思維,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回歸、奔赴美麗鄉村,帶著資金,帶著技術,帶著熱情,賦能鄉村發展。

談起“機械化”“科技化”“智能化”這類理工類名詞,你無法想象這些理念都來自一位“金融生”,而且正在她的田園中逐步實現。2008年,曾旭瑜辭去在外資銀行光鮮的工作,拿著積蓄和父親給的啟動資金,一口氣承包下同安蓮花鎮云洋村和窯市村交界地帶的120畝土地“種菜”。

曾旭瑜正參與討論改進農機方案(廈門市綠瓢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供圖)

從銀行辭職后,曾旭瑜和父親常常一整天都泡在基地,蹲在菜園研究如何用生物制劑來控制病蟲害,農場用生物防控進行防蟲、殺蟲,“以菌治菌”“以中藥治菌”,如今已擁有三大綠色生物防控專項技術,有效控制農作物病蟲害及疾病。

不僅如此,這位“金融生”拿起了晦澀難懂的機械書籍,上網看視頻,請教農技專家,甚至根據自己的需求制作出一臺集打藥、播種、澆水等功能于一體的智能農機,還改造了一臺集旋耕、施肥為于一體的遙控農機。僅僅是農機的噴頭要用什么形狀,曾旭瑜就實驗了上百次,調試了整整兩個月。正是靠這樣的鉆研精神,曾旭瑜一點點改進了基地的大棚降溫系統、灌溉系統、蔬菜溯源系統等,蔬菜產量大大提升。

曾旭瑜說:“農業也要往工業化道路走。”如今的綠瓢蟲,通過多年的研究試驗,已完成所有水葉菜綠色標準化種植規范,日產4000斤水葉菜,每日蔬菜銷售量可達2噸,年營業額達到870萬元。

此外,熱愛鉆研的曾旭瑜也熱心慈善公益事業,在此前的新冠疫情期間,曾旭瑜第一時間響應政府“穩產保供”的號召,迅速組織工人返崗進行蔬菜生產供應,并于2020年1月27日(大年初三)實現100%復工,每天向市場穩定供應2噸水葉菜;1月30(大年初六)恢復會員宅配,保障了蔬菜安全宅配到家,為抗擊疫情出了一份力。不僅如此,為進一步發揮綠瓢蟲在科技農業發展和兒童自然教育方面的作用,2020年11月10日同安區婦女聯合會正式授牌綠瓢蟲“農業”婦女微家,曾旭瑜擔任微家長。據了解,“農業·婦女微家”是同安區現代科技農業發展的縮影,將農業發展與兒童自然教育、巾幗創業相結合,更展現了巾幗在科技農業發展上的半邊天作用。此前,在曾旭瑜的支持下,公司還成立“蟲蟲俱樂部”,通過農場項目體驗,幫助家庭與小朋友認識農業生態,了解食物來源,體驗鄉間生活,學習鄉土手工藝與文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珍視環境與資源的可貴,實踐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在自然中獲得滋養。

多年來,曾旭瑜先后當選為“廈門市青年聯合會第十五屆委員會委員”、政協第十四屆廈門市同安區委員會委員,“廈門市同安區婦聯執委”,并獲評“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優秀帶頭人”“福建省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廈門市同安區農村實用人才”“廈門市基層‘最美農民’”等稱號。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二区 | 日本特黄高清免费大片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日韩欧美国产第一页 | 亚洲v精品V无:码一区二区桃花 | 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范冰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