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省最美退役軍人丨郭永遠
2023-07-24 17:43:02? ?來源:廳思政處 省服務中心 責任編輯:郭曉楷 我來說兩句 |
從在火場中百煉成鋼的優秀消防戰士,到守望初心的鄉村振興領頭人。退役后,他始終牢記“退伍不褪色”的諄諄囑托,帶領當地農民成立廈門首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讓1000多戶農民走上致富路,合作社曾獲得農業部評選“全國示范社”“全國500強合作社”等榮譽稱號。 他就是廈門三秀山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優秀退役軍人郭永遠,曾入選“中國農技協百強鄉土人員”。 合作創社,打破瓶頸 郭永遠出生于廈門同安,1985年參軍入伍,1990年光榮退役。退役后,他本可以選擇教育部門、銀行的“鐵飯碗”崗位,但本著對家鄉和農業的熱愛,回到了同安區五顯鎮明溪村,出任村委會副主任和村治保主任。他不僅將村委會的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深受村民認可,還積極尋找機會發展農業生產。 退役當年他就承包了150畝土地,經朋友介紹與收購紅紫蘇的企業搭上了線,抓住機會種下了30畝紅紫蘇,并拉上幾個種植大戶共同種植,開始嘗試“訂單農業”。后續又有幾家企業找上門來,郭永遠就擔任召集人,發動更多種植戶按照“公司+農戶”的模式擴大生產經營,訂單最高峰時種植面積超千畝,種植種類除了紅紫蘇,還有結球生菜、黃瓜、四季豆等。 農產品銷售必然會因市場變化發生價格波動,因此在后續合作中,出現了收購商壓價甚至不履約的行為,導致農戶權益受損,買賣雙方發生矛盾。這讓郭永遠意識到,粗放的生產經營模式風險高,收益不穩,無法走得長遠,必須更進一步掌握主動權,探索更穩妥有效的發展方式。 郭永遠憑借強烈的使命感和深耕農業多年的經驗,開始著力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依靠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驅動”,推動村里農業生產的全面升級,也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2005年,郭永遠牽頭成立廈門市明溪蔬菜協會,以協會為平臺,整合零散菜農訂單,簽訂書面收購合同,既解決農戶銷售渠道問題又防止了農戶的惡性競爭,農業發展得到明顯改善。當年度,蔬菜協會相關交易額就突破了600萬元。得到市場積極反饋的郭永遠再接再勵,在2007年,乘著國家鼓勵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東風,郭永遠再次召集幾名種植大戶牽頭成立廈門市首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具備法人資格,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有利同享、有險共擔”的原則,更有利于廣大種植戶依托合作社開展業務合作。至今,合作社帶動周邊1000余戶農民,年銷售額突破6000萬元,社員每戶每年都有10余萬的穩定收入,比非社員的收入高出了40%左右,是村民心中的貼心社、致富社。之前村民自己種蔬菜的時候價格深受市場影響,多則獲利兩、三萬元左右,差的時候還要賠本。通過合作社,社員收入有了保障。 科技興農,打響品牌 為了打響合作社品牌,郭永遠決定將水果玉米作為合作社主打產品。因為水果玉米比起普通甜玉米更加甜嫩多汁,更具備市場競爭力。2010年,郭永遠就從外地引進了“水果玉米”回來進行試驗種植,經過不斷摸索了解其生長環境與生長規律,與合作社農技員一起改良種植技術,通過施有機肥、拉寬種植密度等科學方法,有效克服了水果玉米抗病蟲害能力低不易種植的問題。郭永遠也作為主要起草人制定了《廈門市無公害鮮食甜玉米栽培技術規程地方標準》,為廈門地區甜玉米高品質高標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2年,郭永遠及時研判市場需求,引進白色品種水果玉米,命名為“珍珠玉米”。2019年,合作社又與一家種子企業合作培育出黃白雙色的“鉆石玉米”,這一品種的水果玉米,甜度能達到17-18度,口感爆漿多汁無渣,非常吸引消費者。通過不斷更新換代,“三秀山水果玉米”系列產品一直深受市場青睞,成為合作社的招牌名產、人盡皆知的“一村一品”,“三秀山”注冊商標被評為省、市著名商標、省名牌產品。郭永遠正持續推進水果玉米深加工,推動玉米汁、玉米饅頭等產品進入市場,進一步拓展產業鏈,將合作社水果玉米的品牌效應繼續做大做強。 綠色發展,振興鄉村 在壯大產業的同時,郭永遠不忘關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問題。堅持綠色導向發展農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社員們介紹“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宣傳推廣綠色生態農業生產。 郭永遠通過合作社提倡農作物桔桿還田,增施有機肥,以輪作、物理、生物防治為主,減少化肥使用量50%,農藥使用量下降60%。生態化的循環農業生產,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村落的生態環境。在這個過程中合作社也完成了農業供給側改革中向產品質量轉型之路,率先加入了廈門市農產品可追溯系統,產品質量有保障,全部實現可溯源。 郭永遠成立合作社非公黨支部并任黨支部書記。以合作社黨支部為基地,通過組織多樣化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了鄉村生活的內容,形成互幫互助的淳樸民風,廣泛宣傳黨的鄉村文明建設。合作社每年接待來調研學習的大專院校學生約800人次,并且鼓勵村民與學生互動交流,互相學習新知識和新理念,展示了新時代的鄉村風貌。 作為一個“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退役軍人,郭永遠三十年如一日地活躍在農村這片天地中,合作社的成功促進了村里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深受當地農民的歡迎,郭永遠也成為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典型模范。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