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如何反思戰爭罪行
2020-08-05 09:51:52? ?來源: 長江日報 責任編輯:李雅蘭 我來說兩句 |
政治: 歷任領導人均作出懺悔 自二戰結束以來,德國的歷任總統和總理都在不同的場合和時機代表德國人民進行了反思、道歉和懺悔,從來沒有為納粹的侵略和屠殺行徑進行過辯解。 聯邦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宿敵”法國真誠道歉,從而為歐洲和平作出了貢獻。 1970年,當時的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訪問波蘭,跪倒在華沙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表示自己要“替所有必須這樣做而沒這樣做的人下跪”。1995年6月,德國前總理科爾繼勃蘭特之后,雙膝下跪在以色列的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前,重申國家的道歉。 2005年5月初在莫斯科舉行的歐洲勝利日紀念儀式上,德國總理施羅德向打敗本國軍隊的蘇聯陣亡將士鞠躬獻花圈,“以德國人的名義”請求俄羅斯人民和其他國家的人民原諒德國對他們所造成的傷害。 法律: 通過《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 直至今日,德國對二戰納粹戰犯的審判追訴仍在開展,并將無限期進行。戰后德國追訴時效制度引發了激烈的國際大辯論,其后產生兩份法律文件,禁止對追訴納粹嫌犯適用時效限制。 1994年,德國議會通過了《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不準以任何形式宣傳納粹思想,嚴格禁止使用納粹標志的行為,即使是否認德國在戰時對猶太人進行大屠殺的言論與行為也將受到嚴懲。 德國政界對二戰的態度還可以從他們徹查納粹歷史的決心中看出。2005年7月11日,德國外交部長菲舍爾任命了一個獨立歷史學家調查委員會,以研究德國外交機構在第三帝國時代扮演的角色,清查外交部的納粹歷史遺留問題。 2013年8月20日,德國總理默克爾造訪達豪納粹集中營,并向死難者敬獻花圈 東方IC供圖 社會: 各種紀念活動揭露納粹暴行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德國社會各階層每年都要在集中營舊址、主要戰場、博物館、西方盟軍和蘇軍的墓地舉行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提醒德國人不要忘記和忽視納粹犯下的罪行。 1995年,德國政府在柏林市中心修建了“恐怖之地”戰爭紀念館,專門揭露納粹的種種暴行,2013年又在柏林修建了大屠殺紀念碑和紀念館。在德國境內的主要二戰戰場遺址,都有蘇聯紅軍、西方盟軍的紀念碑和墓碑。每年德國領導人都會出席在這些地方舉行的紀念活動。 而希特勒及其助手們在德國已被釘上了恥辱柱,德國領土上沒有他們的墳墓,也沒有任何的紀念物。 德國前總理施羅德說:“對納粹主義及其發動的戰爭、種族屠殺和其他暴行的記憶,已經成為我們民族自身認同的一個組成部分。” 教育: 反思二戰內容必須進教科書 為了讓年輕一代牢記歷史,德國還制定了系統、完善的法律和規范,通過學校歷史教育,培養學生正視歷史、以史為鑒的人生觀。 2004年1月26日生效的《柏林州學校法》第一章第一條明確規定:學校的目的是使培養出的人有能力堅決抵制納粹意識形態和其他追求暴力統治的政治學說,有能力塑造建立在民主、和平、自由、人類尊嚴、男女平等基礎上并與自然和環境相和諧的國家和社會生活。 培養學生與納粹意識形態作斗爭的思想觀已被明確列入學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據了解,德國其他聯邦州也都有類似的法律。 德國的教育法明確規定歷史教科書必須包含足夠的有關納粹時期歷史的內容。 德國各學校還經常安排參觀集中營舊址,以及戰場遺跡博物館,邀請歷史事件的見證人到學校做報告。 作者:段久惠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