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專題> 2018案例征集活動> 案例展示> 民生工程 > 正文

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科學幫扶 精準脫貧

2018-07-26 17:37:03??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錦星   我來說兩句

“中國扶貧第一村”——赤溪村主干道長安新街。? 王志凌 攝

案例介紹:

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是一個畬族行政村。30年前,赤溪村集“老、少、邊、窮”于一體,280多戶村民分散居住在12個“五不通”的偏遠自然村。1984年《人民日報》頭版刊登“讀者來信”,反映赤溪村下山溪畬族自然村群眾貧困狀況,由此拉開了全國大規模、有組織扶貧攻堅的帷幕,赤溪村也因此成為“中國扶貧第一村”。歷經十年“輸血”就地扶貧、十年“換血”搬遷扶貧、十年“造血”“旅游+產業”扶貧的艱苦歷程,赤溪村的脫貧致富奔小康事業結出了豐碩成果。一是群眾生活水平提高。全村408戶1806人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84年的166元增長到2015年的13649元;人均住房面積從8.4平方米的“茅草屋、木瓦房”升級為人均42平方米的“磚混結構房”。二是村莊面貌改善。通村公路從無到有,總里程達58.6公里;通過搬遷,自然村數由14個減至1個中心村和2個自然村。三是村財收入增加。從1984年的負債10多萬元變為2016年村財收入突破50萬元,人均收入增幅20%以上,游客量達到20萬人次。

一、因地制宜,選準產業扶貧路子。充分發揮地處世界地質公園、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太姥山西南麓的優勢,主動融入“環太姥山旅游經濟圈”,引進萬博華、耕樂源等旅游公司,投資7800多萬元建設旅游景區,開發生態(峽谷)運動樂園、七彩農場、野趣園等項目,引進品品香等龍頭農企建設有機茶、名優果蔬、珍稀苗木等7類休閑農業基地,打造“全國旅游扶貧試點村”、“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品牌。近年來隨著大量游客的紛至沓來,村民依靠旅游業增收的路子越來越寬,從原來單純以農為業,增加了山地農業、農家體驗、餐館住宿、旅游產品、勞務服務等多種類型的收入渠道。現在,村民收入主要分三塊:一是經營收入,全村開了36家特產店、12家農家樂、18家小超市,去年人均經營收入4300元;二是財產收入,全村1400畝水田80%得到流轉,村民每畝每年收取500元租金,還有20多戶村民租賃店面實現每年2000-3000元的店租收入;三是工資收入,210多名村民在旅游公司、合作社就業務工,去年人均工資收入4250元。

二、政策扶持,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一是改善交通“拔窮根”。以時任寧德地委書記習近平同志推動建設“桑園水電站”為契機,1993年修通了第一條可通車的土路,村民告別了“走山路”的歷史;之后陸續修通連接太姥山、福鼎市區的水泥公路,帶來了旅游業的起步;2013年在寧德市委的推動下,2015年7月建成通車的“楊赤公路”及“太姥山—霞浦龍亭—赤溪”旅游公路,更是將赤溪融入了全市的“旅游產業圈”。二是造福搬遷“挪窮窩”。以1994年下山溪22戶88名畬族群眾實施全省首批“造福工程”整村搬遷為先導,將周邊12個自然村280多戶村民整村搬遷至中心村,并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逐步完善基礎設施,落實后續發展措施,使中心村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提升。三是民族特色“顯魅力”。依托省民宗廳三年掛鉤幫扶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及被列為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試點村的機遇,實施村莊立面改造、畬族風情購物街、畬鄉山水木屋維修、防洪堤與沿溪景觀帶等建設項目,致力打造閩東畬族特色村寨。

三、精準發力,完善多元保障機制。堅持“政府、群眾、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積極援引工商企業、鄉賢及社會組織參與扶貧。在寧德市委的幫助下,福建青拓集團捐贈100萬元設立“赤溪村農民產業扶貧基金”。針對貧困戶,按照“五因五缺”(即因病、因殘、因學、因災、因偏遠,缺技術、缺資金、缺勞力、缺動力、缺市場)分類法,建立“已脫貧群眾”鞏固提高幫扶、“發展緩慢群體”綜合保障幫扶、“發展缺動力群體”思想動員幫扶、“失去勞動力群體”最低生活保障機制,從幫助制定脫貧計劃、落實幫扶資金、解決就業、發展致富項目、推銷農產品等方面,著力提高脫貧精準度。建立貧困戶因災致貧救助、子女就學幫扶、大病補助等差別化保障制度,實施“海云工程”,防止因病返貧;組建一支30人“大手牽小手”幫扶特困戶的志愿者隊伍,常態化開展志愿活動。截至目前,全村29戶39名貧困人口,其中五保戶13戶13人,按每月616元的標準由政府供養,60歲以上老人每月定期領取100元的養老保險金;低保戶14戶19人,每人每月領取200多元的低保金,加上自己的收入,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700元的扶貧標準;還有2戶7人因病因學收入低,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管理給予重點幫扶。

四、思想提升,培育脫貧致富能力。堅持辦好基礎教育,培養脫貧致富新生代,避免隔代貧窮,援引各方捐資200多萬元建設村中心小學、開辦幼兒園,隨著外出人員回流,在校生由原來僅60人左右增加到現在的118人,村里現有60多名大學生。結合上級政策,幫助30多名大學生創業就業,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茶葉加工廠,發展電子商務等,全村實施大學生創業點5個;成立青年農民創業就業指導中心、農業技術服務隊、農民文化學校等,對接金融部門信貸服務,引導村民發展特色種養、農家樂等創業致富項目,尤其是對接旅游市場,傳承“鳳凰節”、篝火歌舞等民族傳統文化,發展畬族特色商品、餐飲及民宿,讓畬族同胞在推動發展中增加收入、提升民族自豪感。此外,還成立婦女中心、青年中心、老人活動中心等,完善寬帶網絡、廣播電視、農家書屋、扶貧歷史展示廳、生態文化主題公園等設施,豐富群眾文體生活,開拓脫貧致富視野。

五、強化核心,夯實基層建設基礎。圍繞建設發展型和服務型黨組織,實施農村“168”黨建工作機制,探索創新“四強四引領”(強素質、引領思想觀念大轉變,強組織、引領脫貧致富奔小康,強服務、引領建設美麗新村,強機制、引領團結穩定促和諧)黨建經驗,優先選拔一批優秀民族干部委任至重要工作崗位,將經濟能人、種養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選入村“兩委”班子,并以上級下派2位駐村第一書記及選派4名優秀大學生村官到村工作為契機,構筑引領扶貧開發、自我建小康的組織核心。如為增強村財“造血”功能,以村基礎設施投入為資本,與旅游公司股份合作,成立了村委會控股的赤溪生態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今年收入可達34.2萬元;建立一支28人“巾幗志愿者隊伍”,幫助婦女申請小額資金貸款,組織開展扶貧幫困、衛生整治、糾紛化解、“最美家庭”評比等活動,營造畬漢一家親、攜手奔小康的良好氛圍。

六、深化提升,謀劃加快發展步伐。堅持“生態立村、旅游富村、黨建強村”戰略,著力實施新一輪“十六個一”提升工程,激發內生動力,挖掘資源潛力,重點圍繞全面拓展旅游景區,做好白茶專用水開發,規劃提升休閑農業,引進扶持一批企業,積極發展文旅項目等五個方面發力,推動產業發展。力爭到2018年底實現全面小康,村財穩定增收,人均收入突破2萬元,游客量達到50萬人次;到2020年村財收入突破100萬元,人均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建設生態優美、創新創業、經濟發展、群眾富裕、村企文明的旅游小康村,努力將赤溪“中國扶貧第一村”建設成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示范村。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在线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 | 日韩欧美国产一线 | 久99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制服丝袜在线观看亚洲不卡 | 亚洲午夜成年在线网站 |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