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量化折股扶貧模式
2018-07-02 11:36:24??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錦星 我來說兩句 |
案例介紹: 建寧,是原中央蘇區縣,經濟欠發達地區,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實踐中,建寧縣瞄準貧困點,因地因人制宜,創新探索出的“量化折股扶貧模式”,得到了中央和省市的充分肯定,獲評全國“2017精準扶貧十佳典型”。 量化折股扶貧模式的創新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啃下脫貧硬骨頭難度大。2015年全縣貧困村42個、“空殼村”22個,建檔立卡貧困戶5454人中因病、因殘、缺勞力致貧的人口占比達81.82%,貧困程度深、扶貧難度大,很多扶貧手段只能“扶一時”,難以“扶一世”。二是扶貧資金要發揮更大效益。使用扶貧資金最終目的是讓貧困戶擁有“造血”功能,實現持續性收入,將扶貧資金從單純發放現金,轉變為提供股份,使扶貧資金能夠“錢生錢”,真正成為“搖錢樹”“下蛋雞”。 三是實現產業扶貧長效化內在需求。將扶貧資金整合投入到專業合作社中,解決了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扶持新型經營主體所需的資金,最終實現特色農業發展提質增效、貧困村貧困戶穩定增收,扶貧脫貧與產業發展雙贏。 建寧縣先后探索出了里心鎮的“PPP”模式、均口鎮和溪口鎮的“新型經營主體(合作社)+貧困村+貧困戶”模式、黃埠鄉的“扶貧資金入股項目”模式,將扶貧資金投入發展前景好、收益穩定的項目或合作社,把投入資金折合成村集體或貧困戶股權,并發放股權證,貧困戶、貧困村獲得穩定的財產性分紅收益。同時,股權實行動態管理,貧困戶脫貧后不再享受利潤分紅,但繼續享受合作社優惠服務。 該模式自2016年推行以來,已整合各類資金1300萬元,受益貧困戶486戶,試點貧困村村財平均增收3萬元以上,結合建寧重點扶持的蓮業、種業、果蔬、林業、煙葉、旅游、電商等七大扶貧產業,全縣貧困人口從2015年的5454人減至2017年底的11人。 2018年5月22日,建寧縣閩贛農機植保聯合社綜合服務中心接受了全省工作檢查,得到了省委于偉國書記充分肯定,并指出,植保中心打破了以村為界限的限制,通過引入量化折股的精準扶貧模式,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健康效益的有機統一,很好契合了省上發展特色現代農業、扶持小農戶發展、推進精準脫貧等部署,發展前景是很好的。? 案例創新: 建寧縣探索的“量化折股扶貧模式”,通過整合各類財政資金、社會資本,由鄉鎮作為主體將資金投入發展前景好、收益較穩定的項目或專業合作社。即保證了貧困人口具有穩定的分紅收入,又推動了貧困村收入的穩定增長,同時又促進了農業特色產業的發展和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壯大,真正實現了“扶貧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產業走”。 ?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