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建省第十次黨代會開啟了“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的新征程,奏響了今后五年福建發展的主旋律、最強音。省黨代會報告指出,今后五年是加快福建各項事業發展的難得機遇期,同時要清醒認識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這充分體現了堅定必勝信心與增強憂患意識的辯證法。我們要抓住難得機遇,把各項事業發展匯聚到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一步一個腳印把省黨代會繪就的宏偉藍圖變成現實。(12月27日 福建日報)
黨代會提出的“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絕不僅僅是一個激勵人心的口號,更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奮斗目標,是一種樸實的“為民追求”。其背后是福建全體黨員干部帶領老百姓奔向全面小康的堅定信念,也是福建的老百姓內心最至誠的期盼,盼未來,家鄉好、生活好。
在建設新福建的過程中,老百姓最實在的心聲就是時時刻刻敲打黨員干部的警鐘,也是他們該努力的方向,畢竟老百姓不容辜負,這一點需要銘記于心。黨和政府要在這種現實的良性互動中,明晰“為了誰、如何為?”的思路,找準自身的定位,“拼命放大”老百姓的切實利益。黨和政府要在宏觀和微觀層面雙管其下,帶領福建的老百姓們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盡心盡力奔波,讓一切的建設發展成果都能落在老百姓的頭上,歸于其幸福當中,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福建”的誠摯追求。
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已經凸顯了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現在要做的是,要用實際行動,更耐心更精準的把這些方面牢牢與百姓的幸福綁在一起,不容一絲一毫的分離,這是最需要細致考慮的,也是成敗的關鍵所在。
宏觀層面上來看,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不容改變,抓住難得機遇,發揮福建比較優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是福建發展的主線。在這一主線下,推動“機制活”和“產業優”,就要深化創新驅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為“穩增長”做強大的后備支撐。這兩方面要想真正惠及老百姓,就得在宏觀的指導下深入微觀層面去考量。具體而言,應該全面的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讓老百姓成為創新理念的受益者,真正做到“授人以漁”,進而使他們進化成創新驅動者。至于“產業優”,除了大產業的省級和規模化發展外,還要關懷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促進他們更新升級,發揮其社會細胞的活力,與大產業一道,相輔相成,為老百姓更高品質、更細致的生活提供優質的服務。這兩個方面是在壯大建設新福建的支撐點,經過微觀層面的細化考量之后,為百姓謀福利的支撐點也就更明晰了。
而“百姓富”本就是與百姓幸福直接聯系起來,但正因為聯系緊密,才更應該警惕,進而去認真的對待這方面。縮小貧富差距,統籌地區協調發展和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是宏觀思路,在這一思路下,“脫貧”是最大的現實鴻溝,難的不是脫貧本身,而是脫貧的“質量”,稍有不慎,就會造成起反作用的脫貧狀態。所以,要穩中求進,全面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符合發展規律,看清差異化的現實、不僅要切合實情,還要抓住發展特色,才能更好的補齊現實短板,增進百姓福祉。
在推行中,還要注意不能持有老百姓只要富裕即可的思維怪圈,進而陷入短視的發展眼光中。要有長遠的打算,讓他們有新本事,并能長久的富裕下去。在物質富裕達到后,還要追求精神上的富裕,用多樣化的文化方式滿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這樣一來,微觀層面也就展現出來了,也只有這樣,“百姓富”的思路才能真正歸于老百姓的幸福和快樂當中。
至于“生態美”,在建設美麗福建的理念,就包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論斷。以鞏固拓展生態環境優勢為主線,以解決生態環境領域突出問題為導向,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圍繞綠色發展,福建省委、省政府已經做好頂層設計、戰略部署,在全國率先探索環境監管督企向督政轉變,這是非常完美的開頭,值得稱贊。未來還需繼續深入實施生態省戰略,努力建設美麗福建,將綠色的精神與理念融到老百姓的心里。要知道,只有環境好了,生態美了,不僅是老百姓的健康有保障,身心愉悅,錢包也能鼓起來,健康和富裕兩不耽誤,這是微觀考量。因為只有美好的環境才能源源不斷的吸引發展的各要素,吸引新興產業、高端人才、項目資金,就是所謂的“生態促發展”的理念。“生態促健康”、“生態促發展”,每一個都與老百姓的利益相關,老百姓們所期盼的幸福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最后,我們相信,在黨代會的正確引領下,在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正確思路影響下,從宏觀層面走向微觀層面,“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的現實目標必將實現,刻在歷史的舞臺上。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理念不僅能帶出一個“繁榮富裕”的新福建,更能帶出一個“百姓幸福”的新福建,我們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