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生態園林城鄉,圓美麗福建夢想
2017-01-12 19:10:3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蔡麗潔 我來說兩句 |
福建要創建生態園林城鄉,所謂生態,其實,即使從字面上也很容易理解,“生態”乃“生態城鄉”的核心與靈魂。“生態園林城”應以“生態平衡”為指針,用生態學原理研究植物個體和群落與環境的關系,使得不同生態特性的植物能夠構建成為一個和諧有序、相對穩定的植物群落。可見,凸顯“生態性”當是創建福建生態園林城鄉的題中應有之義。 園林綠化的生態性,除了可供觀賞、美化環境的傳統概念之外,更重要的是,園林綠化還應具有改善環境的生態效應以及園林綠化自身應具備合理的生態結構——前者意味著園林可以充分利用綠色植物的光合、蒸騰、吸收和吸附作用,調節小氣候,防風降塵、減弱噪音、緩解城鄉“熱島效應”、保護土壤、水系,后者則強調園林自身的空間結構、營養結構符合生態學原理,并與周圍環境和諧統一。因此,只有摒棄生態園林綠化就是單純植樹、綠化的過時觀念,注重園林綠化的生態特性,福建才能建設成為真正的、名副其實的生態城鄉。 福建生態園林城鄉建設應提倡大力發展鄉土樹種,以發揮鄉土優勢,特別應突出本地因長期生存進化從而已經適應當地氣候條件、能夠有效改善環境的植物種類。一些城鄉道路包括市郊道路,往往栽種清一色的速生樹種,見效較快,但這些樹種壽命有限,不宜推廣,應多采用本地優良的闊葉樹進行改造,盡量做到一路一樹,使之成為豐富多彩的生態林帶。還有,城鄉的植樹綠化往往存在一個通病,即單調地栽種樹木,或是培植草地,而缺乏構筑成符合生態性的綠地系統的意識,顯然福建創建生態園林城鄉對此應該加以避免。 福建生態園林綠化還應講究建成多層次的園林綠地,形成喬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結合的優化格局。因為相對于純草地而言,立體綠地可觀花、觀葉、觀果、觀草,植物種類豐富、搭配合理、互惠共生,不但可以增加空間綠化率,而且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具有更為明顯的生態優勢。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