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新聞網3月14(記者鐘麗琳)11日記者采訪獲悉,近期詐騙分子開始集中作案,龍巖不少市民,特別是學生家長收到了不少帶有鏈接的短信,其中內容以“班主任”或“校訊通”的“口吻”向家長反映孩子在校情況,或是朋友間聚會照片等,頗具迷惑性。 悄無聲息,三萬元一夜不見了 3月3日晚,新羅區曹溪的吳先生收到一條來自17099393×××號碼發送的短信,稱這是宴請名單,具體點擊查看某鏈接。出于好奇,吳先生就去點擊過去,后手機顯示連接成功,手機又一切正常使用。沒想到次日上午,當他去銀行繳納違章罰款時才發現自己銀行卡內的3萬多元資金被人盜刷,打印流水清單發現他的卡就在昨日半夜被詐騙分子用第三方網絡支付平臺網站刷了近百筆消費,而這些消費都是采用小額驗證碼付款的方式。4日,吳先生向當地派出所報案。 鏈接是病毒,截取驗證碼“不通知你” 龍巖警方分析稱,“罪魁禍首”是短信里的鏈接,那是病毒。這種病毒會分析出手機捆綁的支付寶、銀行卡、手機銀行等賬戶信息,通過第三方支付公司用短信驗證碼的方式小額盜刷走。更“厲害”的是,盜刷時神不知鬼不覺,病毒會自動截獲從銀行發來的支付驗證碼,因此事主在沒收到任何驗證碼和消費短信提醒的情況下,卡內資金就被盜走了。 龍巖警方提醒市民,如果已經點擊了鏈接,那么就要立刻關機,切斷手機電源,拔出手機卡,分離開病毒軟件和手機卡的聯系。事后,再將手機刷機重新使用。 |
相關閱讀:
- [ 03-14]中國移動月均攔截詐騙電話3000萬次
- [ 03-14]電信詐騙花樣翻新 “新生兒營養補貼”騙倒年輕人
- [ 03-14]“高仿”詐騙短信 暗藏“釣魚”鏈接盜財
- [ 03-11]大學生網購蘋果手機被騙 民警宣傳防詐騙常識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