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怎么看到怎么辦》怎么解決就業難
2014-12-12 10:32:52??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鄭思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權威聲音 就業主要矛盾仍然是供大于求 尹蔚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十二五”時期,中國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主要矛盾仍然是供大于求。最近幾年中國一些地區出現的招工難,主要發生在制造業、服務業的一線,這主要是結構性矛盾造成的。“人口紅利期”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會結束。 出現這一現象,是多種因素疊加的結果。比如,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用工需求普遍增加;中西部地區就業機會增多,吸引了一批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隨著強農惠農政策的完善和落實,不少勞動力返鄉務農;部分企業薪酬待遇低、工作環境差、權益沒保障,拴不住心,留不住人;新生代農民工就業預期提高,對工作比較“挑剔”;一些農民工自身條件、技能與崗位需求不相符;等等。 實際上,招工難反映的是勞動力需求與供給之間在某些方面的“不匹配”,而不是勞動力總體上的短缺,更不意味著就業形勢已根本好轉??偟膩砜矗斍拔覈蜆I壓力依然很大,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崗位缺口大。據預測,“十二五”時期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將達到歷史最高峰,為9.97億。城鎮平均每年需就業勞動力約為2500萬人,崗位缺口每年將在1300萬以上。此外,還有1億多農村富余勞動力,每年需轉移就業約800萬—900萬人,可以說就業壓力是長期存在的。 供需有錯位。我國勞動力市場不僅總量供大于求,而且存在供需不對接的矛盾。一邊是有人沒事干,一邊是有事沒人干;一邊是有事不會做,一邊是有事不愿做。比如,不少大學畢業生寧愿蝸居大城市當“蟻族”,千軍萬馬擠獨木橋,也不愿到有“用武之地”的廣大中小城市和基層施展才華。 服務不完善。目前我國人力資源市場還不發達,中介組織不規范,信息渠道不通暢,一方面很多崗位“虛席以待”,另一方面很多勞動者“求職無門”。就業指導和培訓不到位,使勞動者求職能力和職業技能難以提升,不能適應市場需求。 政策不健全。由于戶籍、社保等方面的政策壁壘還沒完全打破,導致就業機會不平等。各種不合理的“土政策”、潛在的就業歧視、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等,抬高了就業門檻,限制了勞動者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流動,造成部分勞動者難以就業。 面對嚴峻復雜的就業形勢,黨和政府始終把擴大就業擺在突出位置?!笆濉币巹澗V要明確提出了就業優先戰略,堅持把促進充分就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務。必須下更大的決心,用更大的力氣,想方設法解決好這個關系國計民生的大問題。 深度解讀 就業優先戰略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明確提出,就業是民生之本,促進就業是安國之策。“十二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提出,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堅持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健全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相結合的機制,創造平等就業機會,提高就業質量,努力實現充分就業。 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工作 從2006年開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7部委選派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2—3年的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服務。5年來,全國已選派14.3萬名高校畢業生從事“三支一扶”服務。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