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怎么看到怎么辦》怎么解決看病難
2014-12-12 10:31:39??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鄭思楠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權威聲音 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陳竺(衛生部部長):新醫改方案立足于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以保障人民健康為中心,按照頂層設計的思路,著力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以實現全面系統解決居民看病就醫問題、不斷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的目標。 絕對性的難。這是由于醫療資源絕對不足導致的,表現為缺醫少藥,難以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隨著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目前這種看病難已基本上解決,只存在于一些經濟落后、交通不便的中西部偏遠地區。 相對性的難。這是由于優質醫療資源相對不足導致的,主要發生在大城市的大醫院里。一進大醫院,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人太多、隊太長、等太久。掛號、交費和拿藥,一般要折騰大半天時間。專家號更是“一號難求”,為了能掛上號,有的徹夜排隊,有的全家總動員、輪流上陣,苦不堪言。這種難是目前看病難的主要表現形式。 因“貴”而“難”。這是由于醫藥費用負擔重導致的。據統計,2010年,我國醫院門診病人次均醫藥費用為166.8元,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6193.9元。一次住院費相當于城鎮居民年人均收入的1/3,更超過了農民年人均收入。至于經常要看病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醫藥費負擔不僅壓得他們喘不過氣,還連累到整個家庭。這種難與前兩種難交織在一起,加大了看病難的程度。 可見,解決看病難,依然任重而道遠。必須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著力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在緩解看病難上取得扎實進展。 深度解讀 數字“十二五”健康新目標 ◎國民健康水平達到發展中國家前列,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4.5歲,比“十一五”末增加1歲。 ◎嬰兒死亡率降至12%。,比“十一五”末下降8%。 ◎孕產婦死亡率降至22/10萬,比“十一五”末下降27%。 ◎提高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個人衛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比“十一五”末下降21%。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