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改革:一次市場經濟化的探索
2014-01-23 16:41? 孫嘉奎?來源: 責任編輯:房小奇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火車無座票與座票同價,卻難以享有相應的座位服務。昨日下午,廣州市民雷闖和其朋友因此依據《合同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狀告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據悉,廣州鐵路運輸法院當場立案,該案定于3月6日開庭審理。(新京報 1月22日)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民主意識的增強,人們對自身權利的維護也越來越重視。半價車票的提出便應運而生了。這雖說是社會的一大進步,但是我們也要冷靜分析,一味蠻干受傷的還是自己同胞,以往的反日游行如此,今天的攻擊鐵路系統也是如此。 在溫州事故出現后,全國人民憤怒的目光開始聚焦于鐵路。新帳舊賬瞬間爆發,全國上下對鐵路猛打狂批,先不說鐵路對國防建設的貢獻,也不關鐵路對國家經濟的貢獻,再不提鐵路對乘客福利性價位的貢獻,所有能找到地方都是攻擊目標。進而造成撤鐵道部,精簡系統,改走市場化,弄的現在鐵路系統風聲鶴唳、體無完膚,七嘴八舌的說什么馬上改什么,改來改去不知何去何從,現在鐵路系統改革舉步維艱、如履薄冰,不僅是鐵路系統的事,也是整個民族的分內事,是關乎國家經濟建設、軍事建設的戰略之事。現在要改走市場化,那么我們就要面對市場化所帶來的問題。 市場化后的鐵路,票價上漲是必然趨勢。既然走進市場化,就有供求關系存在,火車票價格一成不變不符合市場規律。自1999年到2012年,從北京西開往武昌的同一車次(提速改進后前綴有差別)、同一席別的火車票價格幾乎沒有變化(280元左右),這個價格相對于汽車票相對于油價相對于瘋狂的CIP,毫無疑問對于老百姓來說就是福利。市場化后水漲船高,票價上漲無可厚非。 市場化后的鐵路,春運一票難求還將持續多年。殘酷的現實往往是大家不愿意去想,不愿意去面對的,然而事實不以主觀因素而轉移,面對短短時間內幾十億人口的遷移,以目前有限的鐵路運營能力,來完成這個艱巨的任務,這簡直是個奇跡。 市場化后的鐵路,站票價格不會降座票價格只會漲。以有限的車票,面對近乎無限的春運市場,從市場規律去考慮,漲價是理所當然。然而目前情況下,鐵路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國家嚴管鐵路價格,人民一時接受不了火車票漲價,春運還需要鐵路挑重擔,所以車票價格沒有大幅波動。這也就是鐵路沒有完全市場化的體現。沒有完全市場化,而又讓其盈虧自負,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是中國社會主義市場建設探索的畸形。假如不是國家嚴控的市場經濟下,春運時段連站票都沒有,半價車票就成了空談,不然你可以選擇別的交通方式試試! 市場化后的鐵路,鐵路建設畸形依然會長期存在。一個企業在自身經濟拮據的情況下還擴大投資,并且是多于鴻毛的投資,九牛一毛的收益,這是要搞哪樣?國家經濟戰略不允許鐵路建設走下坡路,高壓下鐵路不得不硬著頭皮大干特干,干的越大,赤字越大,不干又對不起全國人民,干又沒有資金,這就是市場化鐵路目前狀態,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的狀態。 市場化后的鐵路,市場化還是在探索過程。對于鐵路目前狀況,我們還是理智分析,抓大取小,共同為鐵路改革探索出路,把我們國家的鐵路建成一個堅固堡壘。 鐵路改革之路也是中華民族復興探索之路。我們要集全民智慧獻計獻策,共同建設好中國特色鐵路,進而建設我們偉大的家園,才能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孫嘉奎)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