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青海省玉樹縣發生地震> 專家分析
> 正文
專家:青海玉樹抗震救災防治高原病必備常識
www.shockplant.com?2010-04-20 09:04? ?來源:科技日報
我來說兩句
連線專家:汪海,醫學博士,研究員,專業技術3級,軍事醫學科學院衛生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軍隊和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授權發明專利18項,曾榮獲總后勤部科技金星,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國家求是杰出青年獎。
背景:玉樹震區平均海拔4493米,氧含量僅有平原地區的55%,急性高原病的發病率可高達60%或以上。一方面,來自平原的救災隊伍未采取預防措施,乘飛機急進高原,機體無充足時間對低氧適應。另一方面,當地氣溫很低,伴有雨雪天氣,救援隊伍機動快,工作量大,出現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機體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而感冒為重癥急性高原病的重要誘因。因此,如何有效避免和積極應對急性高原病是當下的重要議題。今天,本報記者電話專訪了正在玉樹抗震救災一線奮戰的汪海研究員。
記者:來自全國各地救援力量急進青藏高原參加玉樹抗震救災后,救援隊員的機體會有什么變化?
汪海:玉樹震區空氣稀薄,年均氣溫2.9℃,是典型的高原高寒氣候。當前,抗震救災隊伍處于由平原快速集結高原初期,因高原低氧、干燥、大風等影響,機體器官的生理功能會發生八個方面的變化。
一是呼吸頻率加快。由于空氣稀薄,氧含量降低,使人的肺泡氧分壓和動脈血中的氧分壓均隨之降低。人體為了從外界獲得足夠的氧氣,就必須通過增加肺通氣量而實現。主要表現為呼吸頻率加快、呼吸加深,以滿足機體正常生理需求,待適應環境后,呼吸頻率可趨于恢復。
相關新聞
- 2010-04-20玉樹地震災區幾乎每日均現大風沙塵暴
- 2010-04-20新聞出版總署緊急部署青海玉樹抗震救災工作
- 2010-04-20玉樹45個鄉鎮中3個鄉鎮未完全打通正常通信
- 2010-04-20青海外宣辦:未收到記者因高原反應殉職報告
- 2010-04-20玉樹震區重建適宜期僅4個月 已開始超前謀劃
- 2010-04-20玉樹大風沙塵暴造成四川兩醫生和記者受傷
- 2010-04-20青海玉樹地震遇難人數達到2039人
- 2010-04-19民政部召開部長辦公會部署玉樹地震抗震救災工作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