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農民工二代> 生活篇 > 正文
承擔著城市最艱苦的勞動 渴望尋找機會和夢想
www.shockplant.com?2010-03-09 17:17?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不到兩成“80后”民工進城為賺錢

像張磊、王萬軍這樣的“80后”打工者,不再以賺錢為主要目的。這是記者在采訪了杭城50多位外來打工者后的直觀感受。

“在家里待著很悶的,來杭州長長見識。”在浙大西溪校區附近一家麻辣燙店打工的18歲女孩許麗說。

“在家的時候,我媽一天到晚給我找對象,煩都煩死了。出來可以清靜一點兒。”去年才來朝暉二區一家飯店做服務員的許娜,今年19歲,是河北保定人。

在文三路百腦匯一家電腦店里,20歲的河北小伙子孫旭光正在幫顧客打包,他說:“跟幾個發小(童年好友)一起來的,哥幾個一起闖,有勁兒。”

在三墩做瓷磚生意的許偉強說,他公司里大部分工人都是“80后”,個個都很有個性,穿著前衛,花錢大手大腳,看的是《上海一周》之類的周刊和雜志,去的是KTV和酒吧,都不叫他老板而叫他“老大”。

“這些孩子,剛來幾天就嚷著要發工資、加獎金;一加班,就嬉皮笑臉地跟我說有急事。”許偉強苦笑著說,“我才40多歲,還不算老吧,可還是招架不住啊,有時候跟他們一比,真覺得自己跟不上時代了。”

見慣了前代打工者的順從和踏實的許偉強,顯然對“80后”手下有點應付不過來。

“現在的年輕人,進來后能踏踏實實干活的實在太少了,動不動就跳槽,最近又走了兩個。”許偉強說,他一年中有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招人。

據一家媒體的調查顯示,只有18.4%的“80后”農民工以“出來掙錢”為主要目的,絕大多數人外出打工的理由是“剛畢業,出來鍛煉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學一門技術”,或者干脆就是“在家沒意思”。上世紀70年代出生的農民工出來打工選擇“為了掙錢”的比例稍高,有34.9%。而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農民工有超過50%的人表示“出來為了掙錢”,上世紀60年代出生的農民工有此想法的人比例更是高達76.2%。

“80后”農民工的職業流動率也是不同年齡層中最高的,平均每人每年換工作0.45次,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僅為0.08次。近一半的人是因為“生活、生產環境不佳和閑暇時間不足”而跳槽,17%的人“自己不喜歡那個工作”或者只是“想換個環境”。


責任編輯:陳瑋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午夜在线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一本久久sm热国产片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蜜桃 | 亚洲开心六月在线 |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观看AV | 亚洲欧美人女户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