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李肇星介紹本次會議的有關情況,并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攝
2010年3月4日11時,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發布會,由大會發言人李肇星就會議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的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中新網對本場發布會進行了現場直播,以下為新聞發布會現場實錄。
李肇星:2010-3-4 11:48
2010年,也就是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將繼續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依法行使職權,監督工作的重點是推動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促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促進、改善和保障民生,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監督水平,特別是在加強和改進預算監督、專題調研和綜合運用監督方式上,將邁出新的步伐。謝謝!
光明日報和光明網記者:2010-3-4 11:49
謝謝主持人,我是光明日報和光明網的記者。我有一個關于選舉法修改的問題,我們知道,選舉法這次修改的一個重點是城鄉擬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我們看到有評論說,這將實現人人平等,我的問題就是,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之前進行的人大代表選舉是不平等的?謝謝。
李肇星:2010-3-4 11:53
由于大會明天才開幕,所以對你這個重要問題我只能講一點背景情況和原則性的看法。我國1953年制定的選舉法,是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規定的民主選舉制度。那個時候的選舉法規定,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各省按每80萬人選代表一人;中央、直轄市和人口在50萬以上的省轄工業市按每10萬人選一位代表,即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選舉人大代表的比例為8:1。在選舉上,這不同比例的規定,在一定意義上是不完全平等的,但在當時,只有這樣才能真實反映我國的現實生活,全國各民族、各階層在人民代表大會當中有與其地位相適應的代表,這是合理的,是過渡到更為平等的選舉所必需的。
李肇星:2010-3-4 11:53
該法還規定,隨著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將來要實行更為完備的選舉制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很快,城市化不斷推進,城鄉人口結構比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全國人大常委會根據新的形勢、新的情況,在1995年修改選舉法時,將全國人大代表的農村和城市每一位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的比例由8:1修改為4:1,那是我國選舉制度的一個重大進步。
李肇星:2010-3-4 11:54
光陰如梭,一晃又經過了15年,現在一步到位,城鄉按相同比例選舉人大代表的條件已經具備,因此,選舉法修正案草案規定,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以更好地實現人人平等、地區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則。相信這次選舉法修改將擴大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為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提供制度保障。謝謝。
俄羅斯記者:2010-3-4 11:55
我是俄羅斯一家新聞社的記者。我想問一個這場發布會上的一個傳統的問題,就是發言人能不能向我們公布或者透露今年國防費預算的準確數字,特別是這個數字是否包括對于建造中國第一艘航母的研發費用?
- 2010-03-04李肇星:擔憂所謂的三“T”問題是杞人憂天
- 2010-03-04李肇星談《選舉法》修改 回應代表選舉不平等說
- 2010-03-04李肇星:達賴是政治流亡者 個別西方政要偏聽偏信
- 2010-03-04李肇星:中國現行法律中明顯不協調問題基本解決
- 2010-03-04溫家寶將于3月14日與中外記者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