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東山縣財政總收入、外貿出口、全部工業總產值、規模工業總產值、規模工業增加值和規模工業用電量6項指標增幅居漳州市各縣(市、區)首位。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想到:這是東山縣成功引進旗濱玻璃項目,使一粒砂“蛻變”成一個玻璃產業所帶來的可喜變化。
資源優勢引來龍頭項目
東山是我國著名的硅砂礦蘊藏縣,硅砂儲量達2億多噸,含硅量達97%以上,論品位、比質量均名列全國第一、亞洲之首。然而,東山縣過去每年都有數百萬噸的硅砂被當作原料出口國外。由于附加值較低,無法使這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2007年,旗濱集團看中海西經濟建設的大好形勢,更是被東山島豐富的硅砂、口岸、港口、岸線資源,良好的黨風、政風、民風,穩定安定的社會環境所吸引,決定實行投資經營戰略性轉移,將集團總部辦公及研發中心等搬到東山。當年4月,旗濱集團與東山縣簽訂項目合同,6月注冊成立漳州旗濱玻璃有限公司。該公司計劃用3--4年時間,總投資37.2億元,分期建設2條玻璃生產線,即一條日熔化量900 噸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一條日熔化量600 噸的世界上最先進的LOW-E在線節能鍍膜玻璃生產線。這兩條生產線計劃年產870萬重箱玻璃(約38.7萬噸);配套興建5000 噸級和3000 噸級專用泊位碼頭各1座;配套建設1個年產100 萬噸的硅砂選礦廠,以及集團總部、研發中心、銷售中心、培訓中心、高管人員住宅區等。
高效服務促進“蛻變”形成
項目簽約后,東山縣抽調全縣各單位45名精干力量成立旗濱玻璃項目指揮部。工作班子進駐現場辦公后,服務講質量,辦事高效率。短短2個月就完成了涉及1個國有林場、2個鎮4個村共423個農戶的征地面積622畝、墳墓720座、鮑魚場和蝦池20個、海域816畝及養殖場29個等的遷移工作。并完成了“五條路、兩路電、兩路水”及電信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為項目的開工、建設、投產創造良好的條件。
- 2010-11-04采訪手記:東山人對跨越發展的渴望
- 2010-11-04“旗濱速度” 108名旗濱高管三次的一致選擇
- 2010-11-04不設圍墻的旗濱玻璃廠區 三年未丟一根鐵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