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林權專題> 圖片 > 正文
農村生產關系又一次大變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綜述
www.shockplant.com?2009-11-30 18:08?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人定心:“這山是我致富的空間”

不久前國家林業局對福建、江西、遼寧、浙江四省的40個鄉、200個村進行了隨機調查。結果顯示已實行林改的地區,100%的農民擁護林改;未實行林改的地區83%的農民想盡快參加林改。

這項改革為何深受群眾歡迎?或許可以從遼寧清原滿族自治縣六家子村支部書記劉金海寫的一首詩中看出究竟——“山還是那座山,可那是我的山。這山不再沒人管,我是永久的護林員。我栽樹種藥,這山是我致富的空間。但愿世代相傳,政策不再改變。”

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說,農民最懂得自己的利益從哪里來,到哪里找。過去為什么會出現越窮越砍、越砍越窮的惡性循環?因為農民從林地、林木中得不到實惠。一旦調整好林業產權關系,將山林的使用權、經營權、收益權、處置權交給農民,農民經管林子和增加收入就進入良性循環。

如今,在實施林改的地區,農民把山當田耕,把樹當菜種,山林產出率明顯提高。2006年福建林農增收15億元,主要是集體林業發揮作用。南平、三明等主要林區的農戶從林業獲得的收入已占家庭總收入的一半以上;永安市農民人均林業收入達到2430元,同比增長10.45%。

林改不但增加了農民個人收入,村集體財力也明顯改善。2006年,福建永安市洪田村通過林改獲得42萬元穩定收入,村民代表大會決定按每人每年100元為村民辦理社保,60歲以上老人每年可領取60元津貼,對考上大專院校的學生由村里進行獎勵。

隨著產權的落實,農民對林地和林木有了處置權,市場交易應需而生。江西2006年建立30個區域性林業產權交易中心,在這里農民可以隨時交易,實現了林地、林木的快速流轉。部分急需錢的農民,分到山林后將一部分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進行交易,一邊收取山場租讓金,一邊又參加造林公司勞務,兩頭得利。

林權制度改革還增加了社會就業。江西省28.1萬外出打工農民返鄉務林,全省新增林業從業人員40多萬人。福建省永安市通過林權制度改革增加就業崗位5.84萬個,占新增就業崗位的55.8%。


責任編輯:陳楠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综合亚洲国产 | 亚洲欧洲另类中文字幕 |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 亚洲资源网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