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東風-11A彈道導彈。

DF-11A 近程地地導彈

資料圖:DF-11A短程戰術地地導彈。

資料圖:DF-11A短程戰術地地導彈。
DF- 11近程彈道導彈發展在1970年后期開始。它是中國第一種固體推進劑戰術彈道導彈,設計去攜帶常規彈頭。DF-11(外銷名稱: M-11;北約代號:CSS-7)是一種道路-機動近程彈道導彈(SRBM),由位于湖北省的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CASIC)三江(Sanjiang)空間集團(也即是航空宇宙066基地)發展的系統。導彈和它的8輪運輸-架設-發射(TEL)車輛與俄國SS-1C Scud-B相似。
導彈最初發展用于出口市場,但是稍后在1990年早期被PLA采用被地面部隊當做一種戰術戰區導彈。DF-11A(CSS-7 Mod-2)是DF-11/M-11的一種改進型具有增加射程和更好的精度。改進的DF-11A(CSS-7 Mod-2)在1990年后期內被引進。導彈特點是改進了精度和更遠射程。導彈在1999年進入PLA服役。
基本型DF-11在北京舉行的1999年國慶閱兵式上初次登場。基本型DF-11射程350公里并且攜帶800公斤的一枚單一彈頭,導彈被推銷到國際市場命名為M-11。
計劃
三江(Sanjiang)空間集團在1970年后期開始中國第一種戰術近程彈道導彈計劃。在1980年早期導彈被PLA正式地指定為DF-11。三江(Sanjiang)在1987年對PLA示范了導彈和它的8X8運輸-架設-發射(TEL)車輛,而且導彈的第一次試射在1990年進行。導彈被推銷到出口市場,命名為M-11(北約代號:CSS-7)。大約30~40枚M-11導彈和未知數量的8X8運輸-架設-發射(TEL)車輛,而且導彈的第一次試射在1990年進行。導彈被推銷到出口市場,命名為M-11(北約代號:CSS-7)。大約30~40枚M-11導彈和未知數量的8X8 TEL車輛據傳在1992年銷售給巴基斯坦。另外巴基斯坦和伊朗似乎已經本國自行生產與M-11類似的近程彈道導彈(SRBM)系統。
改進的DF-11A(CSS-7 Mod-2)在1990年后期內被引進。導彈特點是改進了精度和更遠射程。導彈在1999年進入PLA服役。
因為DF-11/M-11最初設計用于出口市場,它的規格被明確專門符合導彈技術控制條約(MTCR),那些限制的出口交付系統和有關的技術用于這些系統能夠攜帶超過500公斤的負載和在300公里射程內或以上。在1990年早期三江(Sanjiang)為PLA推出了改進型DF-11A。不僅重要的增加射程(超過500公里),導彈采用全球定位系統制導技術具有更高的精度。
在1993 年,DF-11A的發展在PLA的支持之下開始。第一次試射在1997年10月6日成功進行。然而,在持續幾天之后第二次試射期間,導彈在起飛之后短路失去控制。引起DF-11A計劃的一個主要挫折,導彈設計認證被延期到1998年中期。DF-11A在1998/99年可能進入PLA服役。
DF-11A的第一張英特網源相片。導彈在1990年早期內發展,而且第一次試射在1997年進行。導彈在1999年進入服役。
不像DF-15(M-9,CSS-6)近程彈道導彈(SRBM)系統被PLA第二炮兵部隊(戰略導彈部隊)在1990年部署,DF-11預計被地面部隊部署當做一種常規遠程武器去填補在火炮火箭系統(50~100公里)和戰略地對地導彈(超過600公里)之間射程間隙。南京軍區已經至少部署一個DF-11導彈旅(使用20~30套導彈發射系統),更多的單位期望在不久的將來建立。一個報告估計在2005年總數為500枚DF-11導彈應該可以被部署,大部分位于臺灣海峽附近。
DF-11近程彈道導彈(SRBM)在演習中。一般相信有200枚左右的DF-11導彈在1997年之前進入PLA服役;在2003年之前,另一種其它型號的100枚導彈,包括一些DF-11A進入PLA服役。
改進的DF-11A(CSS-7 Mod-2)在PLA服役中。導彈被PLA地面部隊部署填補大-口徑多管火箭發射裝置(50~100公里)和類似DF-15(600公里)的戰略導彈系統之間的射程間隙。
輸出M-11導彈和它的技術
在 1992年美國衛星提供了圖像,顯示在巴基斯坦拉合爾(Lahore)附近的薩果達(Sargodha)空軍基地M-11導彈集裝箱交貨。雖然沒有直接的證據被提供,克林頓政府得出結論中國可能已經轉移M-11導彈系統和它的技術到巴基斯坦。在1993年8月美國宣布對中國制裁,在MTCR條約禁止之下反對中國向巴基斯坦出售導彈零件。由于這一個制裁結果,美國制造的敏感高科技設備和零件被禁止賣到中國,而且中國航天工業禁止為國外客戶發射美國制造的商業衛星。這一個制裁在1994年被解除。
巴基斯坦以M-11設計為基礎發展了 Shaheen-1和Shaheen-2導彈系統,但是具有一個更遠的延長射程(600~700公里)。更進一步的30枚到50枚導彈和TEL車輛可能已經在1995年交付到伊朗,目的是建立一個最后裝配和也許甚至完全生產能力,但是這一個報告不能夠被確認。很可能地,伊朗可能獲得了來自其它來源的一些 M-11導彈技術發展它自己的固體燃料機動導彈系統。
導彈
DF-11是一種道路-機動單級、固體推進劑、近程彈道導彈?;拘虳F-11射程280~350公里并且遞送500公斤的一枚單一彈頭,改進的DF-11A增加射程超過500~700公里。
基本型DF-11的特點在導彈的彈體底部有四個較大的穩定翼,但是它們在DF-11A上被移除。
采用常規的高爆(HE)彈頭,導彈可能也能夠攜帶非常規彈頭,像是燃料-空氣彈藥(FAE),子母彈和化學彈頭。它可能也能夠攜帶2~20 kT當量戰術核彈頭。
基本型DF-11采用一種慣性制導+終點雷達制導,具有500~600米的一個圓概率誤差(CEP)。改進型DF-11A采用慣性/全球定位制導系統和光學相關導向目標,由此獲得更好的精度和小于200米圓概率誤差(CEP)。
運輸-架設-發射(TEL)車輛
導彈從一輛8X8 WA2400運輸-架設-發射(TEL)車輛上發射,提供完整的道路和越野機動性。車輛由三江(Sanjiang)下屬公司萬山(Wanshan)特種車輛制造廠發展,在1980年早期基于俄國MAZ543 TEL車輛。
結構:單級
長度:7.5米(DF-11);8.5米(DF-11A)
直徑:0.8米
發射重量:4,200公斤
推進劑:固體燃料
制導:慣性(DF-11);慣性+全球定位系統(DF-11A)
配置:移動式,8X8越野底盤
行程:280~350公里(DF-11);>500公里(DF-11A)
部署:道路機動
彈頭質量:500公斤
精度:圓概率誤差(CEP)500~600米(DF-11);<200米(DF-11A)
發射準備時間:15~30分鐘
![]() ![]() |
- 2009-09-29中國CJ-10陸基超音速巡航導彈
- 2009-09-29中國海軍052C型防空導彈驅逐艦
- 2009-09-29蒙面閃電俠——中國海軍022型高速隱形導彈艇
- 2009-09-28五種新型戰略導彈壓軸國慶閱兵 巡航導彈亮相
- 2009-09-27外界期待中國東風21-D型反航母導彈亮相大閱兵
- 2009-09-27駐華外交官:把展示導彈視為耀武太小看中國
- 2009-09-275種型號108枚導彈參加閱兵 全部采用固體燃料
- 2009-09-25國慶閱兵新裝備包括預警機核導彈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