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浙資企業逾半壁江山
本網26日訊(記者 黃云峰) 連日來,在浦城縣榮華山產業組團工業園區內,呈現出一片火熱的施工景象。很快,這里將崛起一個由30家溫州企業組成、總投資達18億元的合成革專業園區。
南平市相關領導告訴記者,位于閩浙交界處的南平市海西效應明顯,已成為浙資涌入的重點區域。位居前沿的浦城縣首當其沖。據了解,該縣500多家大中企業一半以上由浙商創辦。在最近落戶投產的22家企業中,由浙商投資的有14家。總投資6億多元,超過總投資額度的60%。
“我來南平辦廠已經10年了,從獨自來到浦城,到一家四口都在這里生活;從10年前試探著投資幾十萬元,到現在一次性投資千萬元,我的企業一直與南平共同發展!” 浙商林宗明說,海西發展戰略提出后,南平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日千里,閩浙合作步伐不斷加快,尤其是國務院通過支持海西建設的《意見》,為廣大浙商進一步融入海西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作為典型的山區市,南平過去交通不便,經濟水平也一度處于全省落后行列。隨著海西戰略的提出,南平抓住這一機遇苦練“內功”,不斷加快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投資環境。特別是去年年底浦南高速公路的貫通,打通了南平對接長三角的大通道,為浙資落戶提供了有力保障。
浙江南部與閩北山水相連,相同的地理環境與物產,催生了兩地不少相近的產業。這幾年,隨著土地、原料、電價等生產要素價格的攀升,一些浙資企業紛紛尋找外出之道,鄰近的南平成為不少企業首選之地。
為了承接長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南平先后開辟了閩北經濟開發區、南平工業園區、榮華山產業組團工業園區等三大產業平臺,規劃總面積達262平方公里,已經開發建成2.2萬畝,入駐企業近200家。所轄十個縣(市、區)也先后開發建設了規模不一、各具特色的工業產業平臺,為浙商在南平投資興業提供了良好的落地條件。
據了解,截至2008年,南平市共新建與擴建的浙資項目達1015個,實際引入浙資102.83億元,涉足產業也由最初的商貿業向加工制造業拓展,主要包括木竹加工、電力能源、機械制造、精細化工等,一批浙商“竹木產業幫”、“鉛筆產業幫”、“水電產業幫”已經在南平逐漸成形。在4月11日南平赴杭州項目招商推介會上,南平市再次現場簽約29項,引入浙資41.95億元,浙資奔赴南平的步伐,正越走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