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縣與浙江省慶元縣及本省屏南、壽寧、周寧、建甌等7縣市21個鄉鎮毗鄰。毗鄰地區因山林水面權屬、風俗習慣、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常是矛盾糾紛的“多發地”。近年來,政和縣與周邊縣市互動聯動,開展平安邊界創建活動,成效明顯。
治安聯防破案快
4月7日,周寧人葉清水握著政和縣嶺腰鄉派出所所長許杰的手千恩萬謝。
當日凌晨,葉清水的運豬車途經浙江省慶元縣安南鄉與政和縣嶺腰鄉交界路段時發生交通事故,車上生豬四下逃竄。嶺腰鄉村民羅某和安南鄉村民錢某合伙“哄走”逃竄的四頭生豬。政和縣嶺腰鄉派出所接警,立即聯合慶元縣菊隆派出所共同出擊,當日即破獲了案件。
這是政和警方啟動邊界“治安聯防”機制成功破獲的一個案例。治安聯防5年來,邊界地區治安明顯好轉,治安案件逐年減少,案件破獲率達98.4%。
政和縣鎮前鎮深度坑后山頭是政和與周寧縣的交界處,有人在山頭搭蓋茅棚設賭場,附近幾個村莊的村民經常聚此賭博,是治安案件的“多發地”。“政和、周寧警方分別抓了幾次,但都撲空了,因為賭場設有‘望風耳’,賭徒鉆屬地管理的空子,政和警方去抓,往周寧方向溜;周寧警方來抓,往政和方向逃。”鎮前鎮綜治辦主任劉應灶說,平安邊界創建活動啟動后,兩地邊界聯防聯調委員會加強警務合作,在聯席會上通報了這一信息。2005年春節聯合出警,抓獲賭徒20多人,一舉端掉了這一賭博“窩點”。
2003年以來,政和縣開展“平安邊界”創建活動,分別與周邊縣市、鄉鎮、村逐級建立了邊界聯防聯調委員會,每年定期召開邊界聯席會議,通報邊界地區的平安情況,簽訂邊界聯防協議書,明確雙方在平安邊界創建上的義務。
“武裝掃墓”成往事
4月5日,又是一年一度清明節,政和縣鎮前鎮洋后村村民宋育爐到周寧縣泗橋鄉洋尾村宋氏古墓前點了兩炷香,祭拜完先祖,就順順當當地回來了。“是平安邊界創建活動給我們營造了今天這種和諧、文明的祭祖氛圍。”回想上世紀90年代到這里掃墓,宋育爐深有感觸。
洋尾村宋氏古墓是政和縣鎮前鎮、澄源鄉一帶宋氏的公墳,建于300多年前。1998年清明節,宋氏家族前往掃墓時發現泗橋鄉洋尾村村民在墳墓周圍種了蔬菜,就把菜鏟了。“地是我們的,我們種菜怎么不行?”“種菜怎么能破壞我們的風水呢?”雙方從爭執到出手相打,結果互不服氣地不了了之。第二年,宋氏家族召集了鎮前、澄源一帶的族人,派了十幾車500多人去“掃墓”,洋尾村也糾集了上百人來“種菜”,有備而來的雙方發生了一場集體械斗,造成了人員受傷。接下來連續三年,每到清明掃墓那三天,為了避免械斗,兩地政府不得不派遣警力前往墓地維持秩序,但糾紛沒有得到根本調解。
2003年,兩縣邊界聯防聯調委員會建立后,加強了溝通,鎮前鎮政府和泗橋鄉政府一同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分析了問題的癥結,分別召集自方群眾代表做思想工作。“本著互諒互讓,不偏袒的原則,自己人做自己人的工作,群眾思想容易通。”當時參與這一糾紛調解的鎮前鎮司法所所長魏張清說,宋氏家族籌資建了保護風水的墓丘,洋尾村村民也不在墓丘內破壞風水,雙方達成了協議,糾紛平息了。
政和縣創建邊界平安活動以來,共成功調解邊界歷史遺留的疑難糾紛23起,邊界糾紛逐年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