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樹才 林侃 段金柱
????“武夷山宣言”的出臺標志著海西區域環境保護協作進入新階段。邱汝泉 攝
12日下午,來自溫州、金華、衢州、麗水、上饒、鷹潭、贛州、撫州、汕頭、梅州、潮州以及我省9個設區市的相關領導會聚武夷山下,召開主題為“加強區域溝通協作,共創海西綠色輝煌”的海峽西岸20城市環境保護協作會,共商海西環保協作。會上,20城市環保局領導簽署并通過《海峽西岸20城市環境保護協作武夷山宣言》。
合作、共贏、發展的“武夷山宣言”
記者了解到,20城市共同簽署“武夷山宣言”后,將進一步加強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資源合理開發與保護、環境綜合整治與監管以及環保科研、技術、信息方面的互動合作;建立海峽西岸經濟區20城市環保協作網絡,制定并實施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規劃,定期組織環保協作論壇。
“武夷山宣言”簽署后,酸雨、流域污染等區域性環境問題,應實行區域聯動、綜合治理。建立區域空氣和水環境監測網絡,選擇環境污染重點項目,定期開展區域環境聯合整治。開展管轄責任區域排污總量控制和流域上下游交接斷面排污總量控制,探索建立區域生態補償機制。
各方強調,加強對區域內產業轉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統一指導和跟蹤管理,建立重大污染源信息監控網,嚴控污染企業的輸出轉移。加強對跨境危化品運輸安全的聯合整治,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聯合執法 。
海西20城市今后將進一步加強環境服務合作。建立區域環境信息網絡,促進環境資源共享。聯合開展環境宣教活動,定期召開環保部門聯席會議。
南平市市長龔清概代表“武夷山宣言”的發起方表示,中央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是個重大的歷史機遇,20城市致力于探討海西區域環境保護協作,目的在于努力建設一個海西20個城市環境保護聯盟,攜手保護生態環境,共同推動科學發展。
熱議20城環保合作
據了解,近期國家有關部門對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環保工作非常重視。去年,國家環保局出臺了支持海西環保工作的意見;今年3月,環保部成立后的第一次重大政策性調研就是針對海西,組織調研組對福建、浙江、廣東沿海產業發展和環境保護情況進行專題調研;下階段,環保部還將組織國內權威專家和機構對海西發展總體規劃進行戰略性環境影響評價。
廣東省汕頭市政府副秘書長陳文革認為,汕頭市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汕頭愿在閩粵贛經濟合作基礎上,大力推進整個海西經濟區各城市的全方位互動和合作。他說:“我們愿積極推進汀江水質保護聯席會議制度、聯合各市保護好水質;推進海西海域水質保護聯動機制,以及近岸海域水質保護和監測數據等環境信息的共享;將汕頭市粵東環境監控中心、汕頭粵東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環境管理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建設,以擔負海西南部環境應急和監測工作。”
江西省上饒市委常委、副市長郭利波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上饒與閩北“一山(武夷山脈)帶水(上饒信江發源于浦城縣)”,南平市建設“旅游生態經濟區”和現代化山水城市的戰略目標,值得上饒學習。“我們將以《武夷山宣言》為起點,建立海峽西岸經濟區城市群環境保護合作機制,聯手加強區域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
浙江省麗水市環保局副局長樓培忠也表示,在環境保護全球化和區域合作加快發展的大背景下,更要加強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環境保護協作,“我們將按這次會議的精神,扎實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
福建省環保局副局長叢瀾介紹,近年來,我省生態環境狀況良好,森林覆蓋率為62.96%,居全國第一,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位列全國前茅。2007年,全省12條主要水系水域功能達標率和I類-III類水質比例分別為96%、94.2%;全省9個設區市空氣質量優良比例為95.5%,良好的環境質量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這些正是多年來,借鑒兄弟省市先進經驗,取長補短的結果。因此,利用好海西環保協作平臺,并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共同研究解決區域環境問題,將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區域環保整體水平。”她說。
2008年5月14日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