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縣域經濟 > 正文
莆田秀嶼區上塘村:鹽堿地上“種”金銀
www.shockplant.com?2009-04-08 21:36? 陳建平 陳旻?來源:本網    我來說兩句

地處平海灣畔的莆田秀嶼區上塘村,大多是只能種地瓜和大豆的鹽堿地。上世紀80年代,村民不得不靠曬鹽和外出打工貼補生計。如今,這里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全國唯一的“中國銀飾之鄉”稱號,全村3000多名勞動力幾乎全從事金銀珠寶首飾加工、貿易及配套行業,并帶動全國各地5萬多人常年進出這里批發珠寶,日交易額1000萬元左右,年產值30多億元。

鹽堿地上,如何“種”出金銀珠寶?上塘村為缺少自然資源的地區發展闖出一條先行之路。

從貨郎擔到珠寶街

近日,記者來到上塘村,目之所及是三片形態各異的加工貿易區,正好對應著該村珠寶業的發展歷程。

最東邊,是兩條珠寶街,店鋪林立,但面積不大,多為“前店后廠”的作坊式企業。這是上塘珠寶業最初的形態。

上世紀90年代,上塘人開始從長樂購進首飾模具,挑著貨郎擔走向全國各地。1997年,上塘村成為“舊村改造、新村建設”試點,在縣道外又改造一條街道。一些在外推銷首飾模具和金銀珠寶的村民,陸續返鄉開店。一個金銀制品、玉器等8類產品加工和銷售的集散地,漸成雛形。親帶親、鄰幫鄰,全村6000多名村民先后有3000多人投身金銀珠寶首飾業。到2000年,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從事該行業。

珠寶街上,雪峰純銀首飾店經理林雪峰正忙著接待來自新疆和哈爾濱的客人。雪峰生產的銀飾有幾千種,不僅自產,而且有60多家加工作坊掛靠旗下,產品遠銷北京、上海、甘肅、云南等地。

“當初,在家連發霉的地瓜干都吃不上,逼得只身走南闖北推銷石膏模具,吃盡苦頭。”林雪峰介紹說,“2000年,我帶著4000元回來辦銀飾加工廠,辛苦經營8年,才有了現在的規模。現在,許多鄉親來雪峰做銷售,每月收入一兩千元。”

“上塘金銀珠寶首飾業的最初積累,靠的是上塘村民敢于跳出三分鹽堿地外出打拼的勇氣,靠的是他們的智慧和汗水。但一個產業要做大做強,靠個體還遠遠不夠。”上塘村民、莆田金銀珠寶首飾協會會長林金全說,“零散的個體經不起風浪,要掌握市場,形成產供銷‘一條龍’。”

精明的上塘人,開始有意識地規劃產業發展之路。


責任編輯:李峰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妖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不卡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在线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第二页 | 日本黄线在线视频免费看 | 亚洲欧洲日本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