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海峽西岸經濟區全記錄> 區域合作 > 正文
贛州:深度融入 共建海西
www.shockplant.com?2009-04-08 21:09? ?來源:本網    我來說兩句

信豐縣臍橙基地員工們為銷往福建的臍橙進行打蠟分級。 黃如飛 攝

2008年新年伊始,記者一行來到贛州采訪,親身體驗到贛州干部群眾對融入海西的真誠愿望。贛州市市長蔡曉明在接受采訪時說:“黨的十七大把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寫入報告,表明建設海西已上升為全國戰略。今后,贛州將從更高層次、更寬領域加速對接,盡早融入海西發展大潮,為共建海西作出不懈努力。”

從“積極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到“加速對接,融入海西”,贛州發展實現大提速。2007年,贛州的生產總值達到700億元,財政總收入74.51億元,增幅均創下近10年以來的新高。被商務部授予“承接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城市”。

體制融入:十大體系建設防止“水土不服”

贛州“據五嶺之要會,扼贛閩粵湘之要沖”,東接福建,南鄰廣東,西靠湖南,北連吉安,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這樣一塊占有天時、地利的土地,長期以來經濟發展卻不盡如人意。更令人不安的是,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人們的思維觀念落后,政府的體制機制不活,產業發展的思路模糊……

差距帶來了壓力,壓力催生了動力。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完善的體制機制是實現產業對接的前提。為避免承接過來的產業和資本因為“水土不服”而轉移到其他地區。贛州大膽借鑒福建、廣東、浙江等沿海發達地區的成果,大力進行政策法規、金融服務、信息網絡、人力資源、物流服務、貿易服務、產權交易、口岸服務、技術標準和社會保障等“十大體系”建設,前后共出臺10個主體文件和77個配套文件,清理政策文件270個,廢止83個。

幾年來的實踐充分證明,“十大體系”建設使贛州經濟發展擺脫了長期以來依靠政府投資拉動的局面,經濟自主增長的內生機制初步形成;各類資本、技術、人才等生產要素正加速向贛州聚集;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精神面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責任編輯:盧僑生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国产一线播放 | 色五月这里只有精品 | 中日韩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日本一区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优女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 |